更新時間:2022.03.24
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的區(qū)別如下: 1、訴訟的目的不同: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爭議;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確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 2、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的區(qū)別: 1、受案范圍不同:民事訴訟是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發(fā)生的糾紛,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管理權的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 2、訴訟種類不同:民事訴訟可
醫(yī)療糾紛訴訟的證據(jù)有: 1、患方的身份及親屬關系證明; 2、病歷資料復印件; 3、患者或家屬的誤工證明; 4、相關費用單據(jù)和清單; 5、有關專家的意見、證人證言、鑒定結論、醫(yī)學文獻資料等。
民事訴訟增加訴訟請求的法律規(guī)定有: 1、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2、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 3、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 1、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條件;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請求賠償?shù)木唧w要求和事實根據(jù); 4、被害人的物質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 5、屬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民事訴訟法的特征有:屬于基本法、部門法、程序法。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guī)定的關于辦理民事案件(包括經(jīng)濟糾紛案件)程序的法律。民事訴訟法從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而言,屬于基本法律;從民事訴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看,屬于部門法;從民事訴訟法的內(nèi)容看,它
民事訴訟的抗辯權包括: 1、按權利是否從屬于主債權而存在,可以分為獨立抗辯權和從屬抗辯權。 2、按權利行使效力的強弱不同,可以分為永久抗辯權和一時抗辯權。 3、抗辯權按其是依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而生,可以分為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回避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行回避,即應當回避的主體主動申請退出審理活動的行為。另一種情形是申請回避,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申請法官退出本案審理活動的行為。
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范圍是法院受理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應有: (1)刑事訴訟已成立; (2)被告人被指控為犯罪的行為對被害人或國家造成了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 (3)在刑事訴訟中,有賠償請求權的人提出了賠償要求。
民事訴訟終止有下列規(guī)定: 1、原告死亡,無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無遺產(chǎn),無應當承擔義務的人; 3、離婚案件一方死亡的; 4、追索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終止收養(yǎng)關系的當事人死亡的。 民事訴訟終止的情形正如上所述,必須依據(jù)
對于民事訴訟時效3年的內(nèi)容: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指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特定訴訟主體在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當?shù)姆缮矸?民事訴訟中對原告資格規(guī)定為: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被告; 3、有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