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電子商務稅收法律體系的基本原則
研究和確定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立法問題,首先要從我國電子商務的實際,以及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的實際出發(fā),研究和確定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立法的基本原則,為電子商務稅收立法打下基礎。
按照稅法公平原則的要求,電子商務與傳統(tǒng)貿易應該適用相同的稅法,負擔相同的稅負。因為從交易的本質來看,電子商務和傳統(tǒng)交易是一致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鼓勵和支持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沒有必要對電子商務立法開征新稅,而只是要求修改完善現行稅法,將電子商務納入到現行稅法的內容中來。其他方面,如以現行稅制為基礎的原則,中性原則,維護國家稅收主權的原則,財政收入與優(yōu)惠原則,效率和便利原則,以及整體性和前瞻性原則等,在電子商務稅收立法中也要充分予以考慮。
二、明確電子商務稅收立法的基本內容
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和立法的現實情況,可以明確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稅收立法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應集中在對現行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完善上。在暫不開征新稅及附加稅的前提下,通過對現行稅法一些相關概念、范疇、基本原則和條款的修改、刪除、重新界定和解釋,以及增加對電子商務適用的相應條款,妥善處理有關電子商務引發(fā)的稅收法律問題。因此,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稅收立法的基本內容是:首先,在稅法中重新界定有關電子商務稅收的基本概念,具體包括“居民”、“常設機構”、“所得來源”、“商品”、“勞務”、“特許權”等電子商務相關的稅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其次,在稅法中界定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的征稅范圍,根據國情和階段性原則,對電子商務征稅按不同時期分步考慮和實施。在稅法中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的課稅對象,根據購買者取得何種權利(產品所有權、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決定這類交易產品屬于何種課稅對象;在稅法中規(guī)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的納稅環(huán)節(jié)、期限和地點等。
三、進一步修改稅收實體法
根據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適時調整我國稅收實體法,如流轉稅法、所得稅法及其他稅法。在電子商務稅收立法中,要根據實體法受到電子商務影響的不同情況,具體考慮對他們的修訂、改動、補充和完善。例如,對受電子商務沖擊最大的流轉稅法,可以考慮從兩個方面進行修訂:一是適當對《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guī)進行修訂,二是適時對《營業(yè)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guī)進行修訂,并根據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狀況,適時增加對電子商務經營活動的相關規(guī)定。
四、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法
除考慮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登記制度,使用電子商務交易專用發(fā)票,確立電子申報納稅方式,確立電子票據和電子賬冊的法律地位之外,還應明確征納雙方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以及嚴格實行財務軟件備案制度等問題。首先,應當在法律中確認稅務機關對電子交易數據的稽查權。應在稅收條文中明確規(guī)定,稅務機關有權按法定程序查閱或復制納稅人的電子數據信息,并有義務為納稅人保密。而納稅人則有義務如實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涉稅信息和密碼的備份,并有權利要求稅務機關保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違約均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其次,應在稅法中對財務軟件的備案制度作出更明確、更具體的規(guī)定。要求對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yè),必須嚴格實行財務軟件備案制度,規(guī)定企業(yè)在使用財務軟件時,必須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軟件的名稱、版本號、超級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才能使用。
五、完善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
(1)應完善金融和商貿立法。制定電子貨幣法,規(guī)范電子貨幣的流通過程和國際金融結算的規(guī)程,為電子支付系統(tǒng)提供相應的法律保證。(2)應完善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的立法,防止網上銀行金融風險和金融詐騙、金融黑客等網絡犯罪的發(fā)生。(3)完善《會計法》等相關法律,針對電子商務的隱匿化、數字化等特點,會導致計稅依據難以確定的問題,可在立法中考慮從控管網上數字化發(fā)票入手,完善《會計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明確數字化發(fā)票作為記賬核算及納稅申報憑證的法律效力。
六、不同的電子商務活動應用不同的稅收政策
電子商務分為三種形式:(1)電子商務作為遠程銷售有形產品的方式。即互聯網作為有形產品的交易場所而存在,互聯網上實現的僅是查看商品目錄,發(fā)出訂單等,有形產品的配送仍通過傳統(tǒng)的運輸渠道完成。(2)電子商務作為遠程提供服務的方式。使用電子媒介從遙遠的地方提供服務,包括通過電話、傳真、因特網技術提供信息服務。(3)通過電子商務銷售數字產品,即將圖表、文本、或聲音轉化為數字形式,對同樣信息的數字版本加以傳送或銷售純數字產品。
前兩種方式,電子商務只是作為一種交易媒介革新的方式而存在,互聯網作為有形產品、勞務的的交易場所,仍需傳統(tǒng)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配合才能完成,適用于傳統(tǒng)的稅收制度。真正存在問題的是以電子方式傳送數字產品的電子商務,目前應對這種交易方式實行免稅政策,電子商務作為二十一世紀最有潛力,充滿商機的領域,過重的稅收會抑制電子商務的開展。
七、加強國際稅收協(xié)調與合作
在電子商務稅收立法過程中,只有進行充分的國際協(xié)調,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稅收法律的有效性。國際稅收協(xié)調與合作,不僅可以消除關稅壁壘、避免跨國所得和重復征稅,而且可以促進各國互相變換有關信息,攜手解決國際稅收方面存在的共同性問題,逐步實現國際稅收原則、立法、征管、稽查等諸方面的緊密配合,以及各國在稅制總體上的協(xié)調一致。
因此,在電子商務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大背景下,我國應積極研究、探索、推進電子商務稅收理論、政策、原則、立法工作,尊重國際慣例,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的前提下,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
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誠信制度
426人看過
-
電子商務信用制度亟待完善
52人看過
-
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的完善和提高
191人看過
-
我國的電子商務---完善基礎制定規(guī)則
345人看過
-
電商平臺打假亟待法律完善
432人看過
-
電子商務法相關問題解答
341人看過
網絡犯罪是指行為人運用計算機技術,借助于網絡對其系統(tǒng)或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利用網絡進行其他犯罪的總稱。 網絡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體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網絡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 更多>
-
電子商務法律關系客體,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河北在線咨詢 2023-12-09電子商務法律關系是有關于電子商務法系的公共的法律與私有的法律加在一起所組成的,它的客體就是它的主體施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事物。包括貨幣在內的各種物、財產中屬于智慧財產的、一些行為還有每個人自身所特有的一些利益。
-
-
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概念重慶在線咨詢 2023-05-26電子商務法律關系指的是根據電子商務法律規(guī)范調整的以電子商務活動參與人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由于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不同的法律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guī)定的,適用其規(guī)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
-
電子商務的分類及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福建在線咨詢 2025-01-11電子商務可以按照商業(yè)活動的運行方式、開展電子交易的范圍、使用網絡的類型以及交易對象進行分類。完全電子商務和非完全電子商務是按照商業(yè)活動的運行方式分類的。本地電子商務、遠程國內電子商務和全球電子商務是按照開展電子交易的范圍分類的?;趯iT增值網絡的電子商務、基于因特網網絡的電子商務和基于Intranet網絡的電子商務是按照使用網絡的類型分類的。企業(yè)對企業(yè)的電子商務、企業(yè)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企業(yè)對政府
-
電子商務法律關系的形式和是什么海南在線咨詢 2022-07-11電子商務法律關系是有關于電子商務法系的公共的法律與私有的法律加在一起所組成的,它的客體就是它的主體施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事物。包括貨幣在內的各種物.財產中屬于智慧財產的.一些行為還有每個人自身所特有的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