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2023逃稅罪的立案標準是: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
遠超立案標準。 逃避繳納稅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
逃避納稅,涉嫌以下情況之一的,應立案起訴:(1)納稅人欺詐,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納稅,金額在5萬元以上,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10%以上,稅務機關依法發(fā)出追繳通知后,不繳納應納稅款,不
逃避納稅,涉嫌以下情況之一的,應立案起訴:(1)納稅人欺詐,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納稅,金額在5萬元以上,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10%以上,稅務機關依法發(fā)出追繳通知后,不繳納應納稅款,不
一、對象要件逃稅罪的對象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管秩序。二、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納稅金額較大,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立案標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釋》第一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
生產有毒食品罪立案標準如下: 1、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屬于行為犯,實施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為即構成犯罪; 2、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 3、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 4、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對生產
誣告陷害罪,指的是行為人編造事實,作不實的告發(fā),意圖誣陷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誣陷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立案: 1、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jié)嚴重的; 2、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 3、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
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應予以立案: 1、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出資期限,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虛假出資金額達30萬元以上,并占其應繳出資金額60%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發(fā)起人、股東虛假出資金額達300萬元以上并占其應繳出資金額30%以上的; 2、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