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
一、什么是被害人犯罪學中的被害人是指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即危害結果的擔受者。在被害人學上,包括四層含義:首先,被害人是遭受一定的損失或者損害者。包括物質(zhì)或精神、有形與無形、抽象與具體的損害。其次,被害人是危害結果的直接或間接擔受者。再次,被害人是犯罪行為的侵害對象或者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的主體。最后,從外延來說,既然肯定被害人是危害結果的擔受者,則一切遭受犯罪侵害而承擔危害結果的人,均屬被害人。二、受害人與被害人的區(qū)別是什么一般來說,被害人指刑事訴訟的當事人,受害人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三、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應該到哪里報案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應該到犯罪地的公安機關報案?!豆矙C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十五條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
被害人和受害人存在以下區(qū)別:1、受害者是指民事案件中的賠償權利人;2、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包括刑事訴訟中的自訴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案件的被害人。一、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對判決不服該如何辦在不同的刑事訴訟活動中,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對于公訴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判決不服的有抗訴請求權;對于自訴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判決不服的有直接上訴權。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是當事人,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但是對一審判決,由檢察機關負責起訴的公訴案件的被害人沒有上訴權。這是因為任何犯罪行為既是對被害人利益的侵害,也是對整個社會利益的侵害,因此,國家的專門控訴機關檢察機關將代表國家,同時也代表被害人指控犯罪。檢察機關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也維護著被害人的利益。被害人在訴訟中是與檢察機關同屬控訴一方。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既然不負責起訴,也就不應有對法院判決的上訴權。但是,《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5日以內(nèi),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和他們的代理人,不服人民法...
被害人,是指正當權利或者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參加刑事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訴訟參與人。一、被害人的分類我國犯罪學界較為通常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基于犯罪的成因和罪責,將被害人分為5類,這種分類方法與上述國際上的分類較為相近。1、無辜被害人,即在犯罪的形成上完全處于沒有任何差錯和閃失的被害人2、有錯被害人,即由于自己的言行舉止、思想作風的錯誤而為犯罪分子所利用的被害人3、錯責相當?shù)谋缓θ?,即在促成犯罪上與犯罪人有相同責任的被害人4、有責任的被害人,即在犯罪中起著引發(fā)或促成作用的被害人5、有罪被害人,即對犯罪起著決定作用的被害人1、另一種是基于被害人權益的分類,將被害人分為三類,這種分類方法有助于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2、人身權利被害人,包括生命權利、健康權利、人格權利、名譽權利以及性權利的被害人3、財產(chǎn)權利被害人,包括財產(chǎn)所有權、增值權、收益權以及使用權、管理權的被害人4、民主權利被害人,包括選舉權、被選舉權、申訴、控告權以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權的被害人二、訴訟參與人的法律規(guī)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一)偵查是指...
被害人是不能作為證人的,證人必須是與案件無利害關系并且知悉案情的人,被害人在案件中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所謂證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實情況并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證言的人。在我國,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一、監(jiān)察法規(guī)定在調(diào)查過程中監(jiān)察機關是否可以詢問證人等在監(jiān)察調(diào)查過程中,監(jiān)察機關可以詢問證人等人員,監(jiān)察機關調(diào)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監(jiān)察機關提供證言。證人是指知道監(jiān)察機關所調(diào)查案件真相的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詢問證人,應當告知他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jù)、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詢問活動要符合監(jiān)察法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關于具體程序、要求等的規(guī)定。二、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包括什么1、物證、書證(1)物證是指以其物質(zhì)屬性、外部特征、存在狀況等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
一、被害人能上訴嗎被害人是否能上訴,需分情況討論: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如果對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公訴案件的判決有不同意見,不能直接提出上訴。但是,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請求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的時間期限,是在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收到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后5日以內(nèi)。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5日以內(nèi),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答復請求人。除了請求檢察院向法院提抗訴之外,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作為自訴人也是有權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的。根據(jù)《刑訴法》規(guī)定,自訴案件包括三種,即: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害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因此,公訴案件中被害人不可以直接上訴,但有上述兩種例外情況,被害人是可以提起上訴的。二、刑事訴訟二審上訴期限?刑事訴訟二審上訴期限根據(jù)一審作出的法律文書的類型有所不同,具體來說,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上訴和抗訴的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
刑事被害人的范圍包括了公訴案件的被害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提出反訴的反訴人。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參加刑事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人。山東將推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刑事被害人由于罪犯無能力賠償,使絕大多數(shù)刑事案件的民事賠償成為一紙空文,這個現(xiàn)象將在山東省得到改觀。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近日決定,將在全省推動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近5年來,在2300多起以判決方式結案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90%以上案件的民事部分得不到執(zhí)行。為此,山東省從2004年開始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當年,青島、淄博兩地中級法院對刑事案件被害人進行了賠償。建立被害人救助制度,關鍵是要解決資金來源。目前這兩家法院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在青島中院,由市財政每年撥款70萬元;而淄博中院每年由市財政撥款30萬元,同時從法院每年的罰沒款中撥出20萬元,??顚S?。這兩家法院規(guī)定的獲得救助的條件是:被害人或家屬確實急需救助、而被告人又無賠償能力者。淄博中院還規(guī)定,被害人在案中有較大過...
被害人的故意傷害鑒定這樣做:由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收集相關證據(jù),致傷工具并進行檢驗、鑒定,然后被害人根據(jù)傷情鑒定到指定鑒定機構做相關的傷害鑒定。故意傷害他人在態(tài)度上已經(jīng)決定了處理結果,法院對此類案件定會嚴懲不貸。怎么賠償故意傷害罪的被害人?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實踐中,對于被告人犯有故意傷害罪的輕傷害案件。被告人自愿認罪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對于被告人主動賠償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并得到被害人書面諒解的,對于被告人可以判處緩刑。另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缎谭ā返诙偃臈l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沒有權利騷擾犯罪嫌疑人的家屬,如果對犯罪嫌疑人的家屬進行騷擾,犯罪嫌疑人家屬可以報警處理,受害人可能涉嫌尋釁滋事罪,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相關法律知識《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