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公民郵件電報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也就是說,郵政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私自開拆、隱匿或者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也侵害了國家郵電部門的正常活動及信譽。首先,本罪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權利。根據(jù)我國憲法的有關規(guī)定,我國公民享有通信自由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郵政工作人員的職責就是保證公民的郵件、電報快速、準確地送到收件人手中。少數(shù)郵政工作人員為了追逐個人的私利或出于甚他卑劣的動機,竟不顧黨紀國法,利用職務、工作之便,私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往往會給受害者造成極大的危害。有的受害人因聯(lián)系中斷、信息未能及時傳達,貽誤了工廠、企業(yè)的生產(chǎn);有的匯款被竊取、冒領,合法財物受到侵犯;有的公民因信件被私拆,一些個人隱私被泄露,精神上遭受了嚴重壓力;有的則因信件、電報被毀棄、隱匿,親友間失去聯(lián)系,導致互相猜疑,家庭產(chǎn)生矛盾、破裂或戀人、朋友關系中斷,等等。因此,郵政工作人員私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是對公民通信自由權的嚴重侵犯。其次,郵政工作人員私拆、隱匿或者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也侵犯了郵電通信部門的正?;顒雍吐曌u,給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郵政企業(yè)是全民所有制的經(jīng)營郵政業(yè)務的公用企業(yè),郵電通信的運作具有全程全網(wǎng)聯(lián)合作業(yè)的特點,例如,一封寄往省外的信件,一般要經(jīng)過出口局、轉口局、進口局,要由分揀員、封發(fā)員、押運員、分發(fā)員、投遞員等五大員的連續(xù)協(xié)作配合,才能由發(fā)信人手里寄到收信人手中。如果上述環(huán)節(jié)的任何一環(huán)上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私拆、隱匿或者毀棄了這封信,不僅直接影響發(fā)信人和收信人的通信權,而且直接地使郵政通信網(wǎng)絡遭到破壞,影響整個郵電部門的通信質量和信譽。同時,國家還應賠償公民因郵件、電報被私拆、隱匿或毀棄而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所以,郵政工作人員私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也是對國家郵電通信的侵害。 本罪侵犯的對象是郵件和電報。根據(jù)我國郵政法的規(guī)定,郵件,是指通過郵政企業(yè)寄遞的信件、印刷品、郵包、匯款通知、報刊等;郵件又分平常郵件和給據(jù)郵件。平常郵件,是指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在收寄時不出具收據(jù),投遞時不要求收件人簽收的郵件;給據(jù)郵件,是指掛號信件、郵包、保價郵件等由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在收寄時出具收據(jù),投遞時要求收件人簽收的郵件。所謂信件,是指信函和明信片。它是用以向特定的人傳達意思的一種文書。所謂電報,是指由電信網(wǎng)路傳遞的符號、文字等。郵電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嚴重侵犯了國家郵電事業(yè)單位的正?;顒?,直接破壞了郵電部門的工作秩序和信譽,同時還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權利。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郵政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構成本罪的客觀方面有兩個特點: 1、必須有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所謂私自開拆,是指非法擅自開拆他人郵件、電報,使封緘失效的行為,合法行為不在此限。所謂“封緘”是指使書信、電報、印刷品的內容從外部不能了解的措施而言。如把信裝入信封糊上、印刷品用紙包扎上、郵包用線縫上等。私自開拆不以破壞封緘為必要,行為人私自開拆后是否閱讀信件內容或了解信件內容,或者私拆后再行封緘復原等,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所謂隱匿,是指將郵件、電報予以截留或收藏而不送交收件人的行為。所謂毀棄,是指將郵件、電報予以撕毀、湮滅或拋棄,致使他人無法查收的行為。他人是指特定的人,不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法人和沒有法人資格的團體。 構成本罪并不要求行為人同時具備私拆、隱匿、毀棄三種形式只要實施其中之一者,即可構成。如果兩種或三種行為形式兼而有之,仍以本罪一罪論處,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 2、必須有利用職務之便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郵電工作人員是否利用職務之便私拆、隱匿、毀棄郵報、電報,是能否構成本罪的重要標志。如果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則不以本罪論。所謂利用職務之便,是指郵電工作人員利用營業(yè)、分揀、接發(fā)、押運、投遞等職務所賦予的職責條件,進行違背職責的犯罪活動。利用職務之便,不僅包括郵電部門的領導者利用職務之便,而且包括一般郵電工作人員利用職務活動的方便在內。在多數(shù)情況下,犯罪以后者居多。 本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郵政工作人員,也就是國家郵電部門的干部、營業(yè)人員、分揀員、接發(fā)員、押運員、接站員、搬運員等,根據(jù)郵政法第8條第2款的規(guī)矩,郵政企業(yè)根據(jù)需要委托其他單位或個人代辦郵政企業(yè)專營業(yè)務的代辦人員,辦理郵政此務時,亦應視為郵政工作人員。非郵電工作人員或雖屬在郵電部門工作但不與郵件、電報接觸的人員,則不能成為本罪主體。如果他們私拆、隱游或者毀棄他人信件,情節(jié)嚴重的,則構成本法第252條規(guī)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如果以竊取財物為目的,私自開拆、隱匿、或者毀棄郵件、電報,竊取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則構成盜竊罪。 主觀要件 過失不構成本罪。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僅明知私自開拆、隱匿、毀棄他人郵件、電報是違反自已的職責義務和規(guī)章制度的違法行為,而且明知這種行為會給他人的利益和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權利造成損害,甚至引起其他嚴重危害后果,破壞國家郵電事業(yè)的聲譽,妨害郵電部門的正常話動,但出于某種個人動機和欲望,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犯罪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為了竊取某種證件;有的為了竊取女人相片、畫片;有的為了竊取金錢、貴重物品、證券等財物;有的企圖竊看他人信中的隱私、秘密;有的是偷懶、貪圖安逸不送郵件、電報而加以隱匿、毀棄;有的是為泄私憤、圖報復等,在一般的情況下,行為人的犯罪動機和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破壞電力設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對象要件,侵權對象屬于公共安全;主觀要件,主觀上必須是故意的;客觀要件,行為人必須破壞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主要部件,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破壞電力設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 1、本罪所侵犯的客體屬于公共安全。 2、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
破壞電力設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體屬于公共安全。犯罪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
2020.09.01 194 -
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的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人數(shù)的安全;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為故
2020.11.04 263 -
破壞電力設備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屬于公共安全。犯罪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
2020.06.02 173
-
破壞公民郵件、電報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也就是說,郵政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私自開拆、隱匿或者毀棄郵件、電報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也侵害了國家郵電部門的正?;顒蛹靶抛u。首先,本罪侵
2022-01-20 15,340 -
破壞電力設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破壞電力設備罪,如破壞、拆卸、切斷等。行為人實施上述破壞電力設備的行為,必須危害公共安全,即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傷亡或者公私財產(chǎn)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影響生產(chǎn)生活秩序,才能構成本罪。
2021-12-01 15,340 -
破壞公用電力設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屬于公共安全。犯罪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所謂電力設備,是指用于發(fā)電、供電、輸電、變電的各種設備,包括火力發(fā)電廠的熱力設備,如鍋爐、汽輪機、燃氣機等;水力發(fā)電廠的水輪機和
2022-03-07 15,340 -
破壞軍婚罪構成要件是什么破壞軍婚罪的構成要件
1、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婚姻法規(guī)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關系中的現(xiàn)役軍人的婚姻關系。2、客觀方面(1)行為人違反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規(guī)定;(2)行為人與現(xiàn)役軍人的配偶結婚或者同居。3、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
2021-04-15 15,340
-
01:26
破壞界碑界樁罪構成要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是國家設立在邊境上的界碑、界樁,仍然故意加以破壞的,就構成了破壞界碑、界樁罪。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知道,破壞界碑、界樁罪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點: 第一,在客體上,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邊境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的
1,233 2022.04.17 -
01:11
破壞環(huán)境資源保護罪的構成要件破壞環(huán)境資源保護罪,是指個人或單位故意違反環(huán)境保護法律,污染或破壞環(huán)境資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財產(chǎn)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觸犯刑法并應受刑事懲罰的行為。它是1997年新刑法增設的一類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環(huán)境資源保護的管理制度。
2,916 2022.05.11 -
00:54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的一種危害行為,應該具備危害行為的三個基本特征。因此,成立不作為犯罪在客觀上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分別是: 1、不作為的行為人負有作為
4,16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