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不還違約金雙倍賠償法律依據(jù)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民間借貸中約定“逾期不還,雙倍賠償”是無效的。因為遠遠超過最高法院規(guī)定的年利率24%的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第二十九條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年利率24%為限。 未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區(qū)分不同情況處理: (一)既未約定借期內(nèi)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約定了借期內(nèi)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nèi)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目前我國法律中只有雙倍定金的法律規(guī)定,雙倍違約金一般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違約金高于損失的30%,一般就可以認定為違約金過高,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減少。
雙倍返還定金法律依據(jù)是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shù)肿鲀r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
-
-
還款合同違約能雙倍賠償嗎
還款合同違約一般是不能主張雙倍賠償?shù)摹_€款合同的實質(zhì)是合同當事人之間對已經(jīng)形成的金錢債務,就還款的金額、還款期限、違約責任等相關內(nèi)容達成一致意見的書面協(xié)議,其內(nèi)容一般較為清楚明了。 如果還款合同的義務人出現(xiàn)違約的情況,包括還款金額不足或者是
2021.01.01 141 -
還款合同違約能否雙倍賠償
違反還款合同一般不能要求雙倍賠償。 還款合同的本質(zhì)是合同當事人就還款金額、還款期限、違約責任等相關內(nèi)容達成一致的書面協(xié)議,內(nèi)容一般比較清晰。如果還款合同的義務人違約,包括還款金額不足或逾期還款,還款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對于具體的違約責任
2022.04.14 337
-
合同雙倍違約金的法律依據(jù)
目前我國法律中只有雙倍定金的法律規(guī)定,雙倍違約金一般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違約金高于損失的30%,一般就可以認定為違約金過高,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減少。
2023-01-24 15,340 -
違約賠償金賠償幾倍有法律依據(jù)
法律沒有規(guī)定幾倍違約金,由雙方協(xié)商確定。但約定的違約金額不得低于損失,也不得過高于損失,如下: 1、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要求增加; 2、約定的違約金過高于造成的
2022-11-22 15,340 -
貸款違約金的法律依據(jù)
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的物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chǎn)。
2022-12-03 15,340 -
合同違約賠償金的法律依據(jù)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的,應當按照約定賠償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
2023-07-12 15,340
-
01:15
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標準及法律依據(jù)?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標準受多種因素影響,法律依據(jù)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十條。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精神撫慰金會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以及侵
5,431 2022.04.17 -
01:05
假冒偽劣產(chǎn)品十倍賠償?shù)囊罁?jù)假冒偽劣產(chǎn)品十倍賠償?shù)囊罁?jù),具體如下:1、買到的假貨是一般物品,可以獲得三倍賠償;2、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賠償。根據(jù)我國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生產(chǎn)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外,還可以向生
3,138 2022.05.11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據(jù)要確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當事人應當了解我國的最新司法動態(tài)。具體而言,當事人可以根據(jù)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最新司法解釋規(guī)定,也就是《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決定》。而在此項司法解釋中,民間借貸中最受關注的借款利率,
2,2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