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拒不償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我國《民事訴訟法》在第216條是這樣規(guī)定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此款即是申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法律依據(jù)所在。 人民法院判決后,欠債人仍不償還借款,你即可以申請法院執(zhí)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強制措施進行執(zhí)行,甚至可以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裁定罪對其處罰: 1、有權凍結、劃撥被執(zhí)行人的存款。 2、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zhí)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3、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fā)出搜查令,對被執(zhí)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4、強制被執(zhí)行人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 5、債權人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人有其他財產的,也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6、被申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 7、被申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此所謂“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裁定罪”。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債務人欠債不還,能夠協(xié)商可盡量協(xié)商,無法協(xié)商在訴訟時效內及時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有對方的財產線索可向法院提供申請保全。申請支付令也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徑之一。
債務不償還的法律后果包括:還款日期尚未還款,如果借據(jù)約定了相應的違約責任,債務人最終可能要承擔本息以外的違約金;債權人向法院起訴后判決不還款的,可能影響債務人信用,列入黑名單,會給債務人生活中的貸款、旅行等帶來不便;簡單的民間借貸一般不夠刑事責任,但債務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騙取大量公私財產,可構成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
欠債不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欠債不還的法律后果包括: 1、產生逾期利息; 2、債務人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3、法院作出判決后,被告人拒不還款的,會被申請強制執(zhí)行,有可能被列入失信人名單,并限制高消費。根據(jù)《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
2021.04.22 184 -
欠債不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借款人需要按照合同支付相應的違約金或罰息。 二、引來官司。如果借款人不還錢,貸款機構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如果借款人敗訴,不僅要面臨資產被拍賣用于償還債務,還需要承擔訴訟費、保全費執(zhí)行費以及律師費等費用。 三、個人征信受到影響。現(xiàn)在很
2020.11.14 115 -
債務人拒不償還債務的怎么辦
債務人有還債的義務,當債務到期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債權,債務人應當償還債務。如果債務人拒不還債或者以其他形式逃債的,債權人可以去法院起訴追討債務。
2021.02.08 126
-
個人債務糾紛中,個人債務拒不償還,會有什么樣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國《民事訴訟法》在第216條是這樣規(guī)定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此款即是申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法律依據(jù)所在。
2022-03-07 15,340 -
債務人不還錢的有什么法律后果
債務人不還錢的有以下法律后果: 1、產生逾期利息; 2、有可能會被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 3、如果已經做出生效判決仍拒不清償?shù)?,可能會被強制?zhí)行,法院有可能將被執(zhí)行人列入失信人名單。根據(jù)《民法典》第六百
2022-05-12 15,340 -
債務人不還錢有什么法律后果?
債務人不還錢的有以下法律后果: 1、產生逾期利息; 2、有可能會被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 3、如果已經做出生效判決仍拒不清償?shù)?,可能會被強制?zhí)行,法院有可能將被執(zhí)行人列入失信人名單。根據(jù)《民法典》第六百
2022-06-03 15,340 -
債務人拒不執(zhí)行還錢判決有什么后果
債務人拒不執(zhí)行還錢判決有什么后果: 1、如果一個判決生效后,當事人拒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強制執(zhí)行是司法救濟的重要途徑,沒有強制力保障的判決只是一張廢紙,司法的權威得不到體現(xiàn),向法院
2022-03-06 15,340
-
01:15
遇到債務人拒絕還款怎么辦在借款關系中,如果遇到債務人拒絕還款的情況,則債權人可以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后,即雙方約定的還款日期屆滿后,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債務人償還債務。具體來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19條關于起訴條件的規(guī)定,起訴必須滿足
1,45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