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中如何寫借條有法律效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只能借款人親筆所寫,寫清內容,可以不公證。 為了盡可能不發(fā)生糾紛,借條應這樣寫:首先應找一張質量比較好比較厚的紙(便于保管)而且應是一張完整的紙來寫,有這樣的案例有人持一半張紙寫的借條起訴,對方稱他還了多少錢,原告在紙的下半部分注明了,結果發(fā)生糾紛.借條應寫清楚這些內容:出借款人、幣種、借款金額(金額應寫大小寫,且要一致,有人因為金額大小寫不一致產生糾紛結果打官司。)、用途(不能用于非法活動,如明知對方借錢用于非法活動還借其錢,則這種債權不受法律保護。)、利率(和利息不一樣,x%利率為年息,x‰利率為月息,約定的利率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以內受法律保護,超過部分法律不保護。)、還款時間(影響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借款人(出借款人和借款人的姓名要和本人居民身份證上的姓名一樣)、借款時間(農歷還是陽歷)。如有證明人或擔保人要讓他簽上名,但要寫明是證明人還是擔保人,以免發(fā)生糾紛。 借條寫好后最好是復印一份,原件和復印件分開保管,這樣即使原件不見了還有復印件也好點。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民間借貸的借條: 1.借款時宜寫“借條”不宜寫“欠條”; 2.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利率宜寫入借條中; 3.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 4.借款時借條宜寫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民間借貸的借條寫明下列內容,是合法有效的:借貸雙方的姓名、住所等信息;借款的種類、幣種、用途;借款的數額、利率、期限;以及還款方式、時間、地點等重要的條款。
-
民間借款如何寫借條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民間借款寫借條的方式是首先應當寫明借款雙方當事人的姓名等具體信息;其次,寫明借款的數額、期限以及借款的利息等,寫明還款的時間以及還款的方式等;寫明利息的約定以及違約責任的承擔;最后,雙方當事人簽字并寫明時間。借條具有法律效力。
2020.07.28 243 -
-
民間借貸借條如何寫合法有效
民間借貸借條只要有放款人姓名,金額,借款人簽名、按指印或者蓋章即合法成立。但在實踐中,為了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借條中一般還約定了,借款日期、還款期限、借款利息等內容。
2021.01.29 145
-
民間借貸的借條如何寫才會有法律效力
民間借貸的借條要寫明下列內容,才具有法律效力: (1)借貸雙方的姓名、住所等身份信息: (2)借款的種類; (3)幣種; (4)借款的用途; (5)借款的數額和利率、期限; (6)以及還款的方式、時間
2022-06-27 15,340 -
民間借貸借條怎么寫才合法有效, 如何寫借條才有法律效力
只能借款人親筆所寫,寫清內容,可以不公證。 為了盡可能不發(fā)生糾紛,借條應這樣寫:首先應找一張質量比較好比較厚的紙(便于保管)而且應是一張完整的紙來寫,有這樣的案例有人持一半張紙寫的借條起訴,對方稱他還
2022-03-21 15,340 -
民間借貸借條怎么寫才合法有效,如何寫借條才有法律效力
只能借款人親筆所寫,寫清內容,可以不公證。 為了盡可能不發(fā)生糾紛,借條應這樣寫:首先應找一張質量比較好比較厚的紙(便于保管)而且應是一張完整的紙來寫,有這樣的案例有人持一半張紙寫的借條起訴,對方稱他還
2022-04-26 15,340 -
民間借貸,怎么寫才合法有效,如何寫借條才有法律效力
只能借款人親筆所寫,寫清內容,可以不公證。 為了盡可能不發(fā)生糾紛,借條應這樣寫:首先應找一張質量比較好比較厚的紙(便于保管)而且應是一張完整的紙來寫,有這樣的案例有人持一半張紙寫的借條起訴,對方稱他還
2022-04-29 15,340
-
01:43
如何寫借條才有法律效力寫借條具備以下四點條件則具有法律效力: 1、包含借款人、出借人基本信息、借款金額等基本內容; 2、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實; 4、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為保證出借人的借款能順利收回,正規(guī)
1,234 2023.02.18 -
01:35
借條怎么樣寫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一般包含以下幾點: 1、標題要明確借條的性質,與正文之間不留空行 2、借款用途需明確注明,以防止借款人用其他理由進行抗辯。 3、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交付借款,最好在借條中注明借款人的銀行賬號。 4、出借人的全名及與之對應
3,262 2022.04.17 -
01:07
民間借貸糾紛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嗎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很多人為了方便、快捷沒有通過銀行去借款,而是通過民間借貸的形式進行借款,弊端就是借貸手續(xù)不完備,缺乏擔保抵押,容易發(fā)生糾紛。一旦發(fā)生了民間借貸糾紛,需要雙方當事人提供以下三種類型的證據:第一,從書面的證據
1,4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