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代付是怎么回事風險風險防范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在日常的經(jīng)濟往來中,由于各種原因,對方單位可能不直接收款、付款,而是委托其他單位/個人代收代付。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要小心謹慎,不能僅憑對方業(yè)務人員或財務口頭通知,一定要有相應的書面委托或通知,否則可能遇到以下風險:債權單位委托第三方單位代收時,債權單位可能聲稱自己沒有收到款項,要求重新支付;債務單位委托第三方單位代為支付時,第三方單位可能會以“返還不當?shù)美币蠓颠€相應款項。風險防范:在債權單位要求將款項支付給第三方時,可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書面委托書、或書面通知,明確寫明委托第三方單位代收;債務單位讓第三方單位代為支付時,應由債務單位和第三方單位寫出書面說明,共同確認“由第三方單位代債務單位代為支付款項”的事實。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風險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委托訴訟代理,委托人先不預支付代理費,案件執(zhí)行后委托人按照執(zhí)行到位債權的一定比例付給代理人作為報酬。如果敗訴或者執(zhí)行不能,代理人將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債權一旦執(zhí)行到位,被代理人將按照約定的高額比例支付給代理人,對雙方來講都存在一定風險,所以稱之為風險代理。
-
如何防范表見代理的法律風險
表見代理是指雖然行為人事實上無代理權,但相對人有理由認為行為人有代理權而與其進行法律行為,其行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的代理。從廣義上看,表見代理也是無權代理,但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信賴利益與交易安全,法律強制被代理人承擔其法律后果。
2021.01.21 518 -
什么是風險代理
風險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委托訴訟代理,數(shù)人先短付較少的代理費或不支付代理費,案件執(zhí)行后委托人按照執(zhí)行到位債權的一定比例付給代理人作為報酬。如果敗訴或者執(zhí)行不能,代理人將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債權一但執(zhí)行到位,被代理人將按照
2020.04.22 938 -
風險代理律師收費?
(一)不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800元~10000元/件; (二)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每件基礎服務費1000~2000元。爭議財產(chǎn)標的額超過1萬元的,按下列比例分段累進計算。爭議標的額計費比率:10001元—100000元部分5%~6%;100001
2021.02.12 119
-
代收代付的風險與風險防范
在日常的經(jīng)濟往來中,由于各種原因,對方單位可能不直接收款、付款,而是委托其他單位/個人代收代付。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要小心謹慎,不能僅憑對方業(yè)務人員或財務口頭通知,一定要有相應的書面委托或通知,否則可能遇
2022-04-20 15,340 -
代收代付的風險防范
在日常的經(jīng)濟往來中,由于各種原因,對方單位可能不直接收款、付款,而是委托其他單位/個人代收代付。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要小心謹慎,不能僅憑對方業(yè)務人員或財務口頭通知,一定要有相應的書面委托或通知,否則可能遇
2022-03-29 15,340 -
代收代付的風險特點及其風險防范
在日常的經(jīng)濟往來中,由于各種原因,對方單位可能不直接收款、付款,而是委托其他單位/個人代收代付。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要小心謹慎,不能僅憑對方業(yè)務人員或財務口頭通知,一定要有相應的書面委托或通知,否則可能遇
2022-04-17 15,340 -
代收代付的風險該怎么防范
在日常的經(jīng)濟往來中,由于各種原因,對方單位可能不直接收款、付款,而是委托其他單位/個人代收代付。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要小心謹慎,不能僅憑對方業(yè)務人員或財務口頭通知,一定要有相應的書面委托或通知,否則可能遇
2022-04-27 15,340
-
00:59
債權轉讓怎么防范風險合同債權轉讓中的風險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避免表見讓與的風險。在未收到受讓人對價的情況下,不向債務人送達債權讓與的通知,這樣也可以防范受讓人與債務人惡意串通。 第二,避免簽訂已過訴訟時效或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債權讓與的風險。要求債權人提供催收
1,515 2022.04.15 -
00:53
幫別人代收工資有風險嗎幫別人代收工資有風險。風險來源于數(shù)量的變化。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托他人代領。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
10,379 2022.04.18 -
01:17
債權轉讓中的風險怎么防范債權轉讓中的風險大致可通過以下幾點來避免:第一,避免簽訂合同已過訴訟時效或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債權轉讓合同,即避免轉讓過程中合同不合法等情況。第二,對于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轉讓合同中應做出明確約定,要求債權人須于合同簽訂后幾日內(nèi)通知
1,2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