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概括下使用民族語言文字有什么原則呢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行政訴訟法第8條規(guī)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qū),人民法院應當用當?shù)孛褡逋ㄓ玫恼Z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fā)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shù)孛褡逋ㄓ谜Z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民族語言文字原則包括下述內(nèi)容: 第一,當事人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是公民的憲法權利,各個國家機關在執(zhí)行職務時,都應當尊重公民的語言文字權。根據(jù)憲法第121條的規(guī)定,在民族自治地區(qū),自治機關在執(zhí)行職務時,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guī)定,使用當?shù)赝ㄓ玫囊环N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即在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體現(xiàn)公民的語言文字權。在非民族自治地區(qū),當事人同樣有權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而不論其是否在本地通用。 第二,人民法院應當用當?shù)孛褡逋ㄓ玫恼Z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fā)布法律文書。 第三,人民法院應當為不通曉當?shù)孛褡逋ㄓ谜Z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提供翻譯是法定的強制性義務,人民法院必須無條件地履行。但是,如果訴訟參與人通曉當?shù)卣Z言文字,不需要或者不要求提供翻譯并不影響訴訟順利進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提供翻譯。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用語言和文字侮辱他人涉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侮辱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暴力行為侮辱,指對被害人施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使其人格、名譽受到損害。二是、言語侮辱,即以言語對被害人進行嘲笑、辱罵。三是、文字侮辱,即以文字、漫畫的形式對被害人進行侮辱。侮辱罪是情節(jié)犯,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用文字語言辱罵構成誹謗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語言侮辱,達到情節(jié)嚴重地步會構成誹謗罪。誹謗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包括言語和文字的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jīng)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jié)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jié)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qū)е卤缓θ俗詺⒌牡鹊惹闆r。
-
-
民族區(qū)域自治原則包括
基本原則是: 1、祖國的統(tǒng)一和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相結合的原則。 2、保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充分實行自治權的原則。 3、保持民族團結的原則。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020.11.03 3,862 -
我國法律確定了什么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
我國現(xiàn)行法律確定了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普通話與規(guī)范漢字在全國范圍內(nèi)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guī)范漢字。
2020.01.19 538
-
我國現(xiàn)行憲法對少數(shù)民族正確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文字作了哪些規(guī)定??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權利,這是憲法給每一個公民的一項基本的權利。對于少數(shù)民族來講,必須尊重少數(shù)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的習慣,在刑事訴訟中也是如此。
2022-02-15 15,340 -
用語言和文字侮辱他人
用語言和文字侮辱他人涉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侮辱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暴力行為侮辱,指對被害人施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使其人格、名譽受
2021-12-13 15,340 -
用文字語言威脅別人是否違法
違法,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
2022-02-08 15,340 -
行政訴訟使用本民族文字嗎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qū),人民法院應當用當?shù)孛褡逋ㄓ玫恼Z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fā)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shù)孛褡逋?/p>
2022-02-15 15,340
-
01:08
語言威脅恐嚇有多大罪語言威脅、恐嚇他人的行為,涉嫌觸犯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可以處以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行政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而且會并處罰款。如果行為人實施威脅、要挾的行為,是為了勒索他人財物,而且涉案的財
1,221 2022.04.17 -
01:35
量刑的原則是什么量刑的原則主要包括兩個,第一個為罪刑相適應原則,第二個為依法量刑原則,具體如下: 1、罪刑相適應原則,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是法院法官判決的主要根據(jù),在決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刑罰的時候,法官應當綜合考慮行為人相應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zhì)、情
4,171 2022.04.15 -
01:02
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不包括根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出現(xiàn)了合同所約定的違約事由,違約一方就需要承擔合同所約定的違約責任。換句話說,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不適用過錯責任或者過錯推定責任。違約責任不需要以違約方存在過錯,作為違約責任的
1,2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