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雇員與車主哪個負責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如果發(fā)生交通事故時,肇事司機是在執(zhí)行車主分派的任務,那么,根據(jù)《民訴意見》第四十五條及《最高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規(guī)定,直接確定應由車主為被告,并承擔實際賠償責任。《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5條規(guī)定,殘疾賠償金根據(jù)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雇員從事雇傭活動造成受傷的,雇主要承擔賠償責任,但雇員上下班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傷害的,不屬于從事雇傭活動的情形,所以雇主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
交通事故雇主與雇員承擔什么責任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無過錯或一般過錯);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
2021.04.11 809 -
雇員在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雇主是否負責
雇員在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雇主負責。依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雇員從事雇傭活動造成受傷的,雇主要承擔賠償責任,雇員上下班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傷害的,屬于因從事雇傭活動造成的工傷,所以雇主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1.04.25 344 -
雇主有權向交通事故負全責的雇員追償嗎
如果雇員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導致負全責的,那么雇主有權向交通事故負全責的雇員追償。但是如果雇員不是故意或者存在重大過失的,那么雇主則無權向交通事故負全責的雇員追償。
2021.02.01 139
-
雇員交通事故雇主要負責嗎?
如果是雇員在執(zhí)行工作的期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那么雇主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因為法律規(guī)定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中,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2022-11-15 15,340 -
交通事故中雇員負主要責任,雇員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雇主是否擔責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機動車駕駛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
2022-01-07 15,340 -
雇員發(fā)生交通事故雇主負責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
2022-04-02 15,340 -
雇員發(fā)生交通事故雇主負責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22-04-13 15,340
-
00:59
交通事故非機動車負主要責任怎么賠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負主要責任的,那么需要承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發(fā)生之后,以交警部門工作人員出具的責任認定書為判斷標準,進行具體的賠償金額確定的,那么需要承擔主要責任,以及需要承擔賠償?shù)闹饕熑巍?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
7,316 2022.05.11 -
01:27
教練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誰負責教練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由誰負責,一般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 1、學員開教練車出了事故通常由教練員擔責,教練員教導學員練車又屬于職務行為,依法應由駕校承擔賠償責任;學員跟駕校簽訂了相關合同,就存在合同關系,駕校有義務保證學員的安全; 2、學員在學習駕
2,692 2022.07.02 -
00:58
交替通行事故誰負責交替通行事故誰負責,需要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哪一方當事人需要承擔事故的責任。具體情況如下: 1、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2、由于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
3,17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