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受理時間為多長?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行政訴訟,一、對于符合起訴條件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立案,即正式受理。二、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當事人對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定書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一級人民法院的裁定為終局裁定。三、對起訴條件有欠缺但可以補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當事人在限期補正;起訴人補正后經審查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四、受訴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后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自受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予以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自行審理。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行政訴訟最遲七日受理。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該立即受理。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
行政訴訟開庭多長時間受理
行政訴訟立案受理到開庭可能需要一至二個月。法律對此并沒有強制性的規(guī)定,但是人民法院必須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2020.09.24 98 -
受理行政訴訟需要多長時間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該立即受理。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020.08.30 124 -
行政訴訟多長時間可以受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如果申請了行政復議的,對復議決定不服的,自收到決定書15日內提起。
2022.09.03 144
-
行政訴訟多長時間受理
行政訴訟,一、對于符合起訴條件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立案,即正式受理。二、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當事人對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
2022-03-29 15,340 -
受理行政訴訟要多長時間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該立即受理。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2022-11-12 15,340 -
行政訴訟受理要多長時間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該立即受理。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2023-01-29 15,340 -
行政訴訟案件多長時間受理
行政訴訟最遲七日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 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
2022-11-29 15,340
-
01:19
擔保合同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以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的擔保期限,對擔保物權的存續(xù)不具有法律效力。 保證期間是債權人可以向保證人行使權利的期間,債權人如果
1,467 2022.04.17 -
00:58
借款合同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情況具體如下: 1、借款合同的有效期要看借款條寫內容,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時間,訴訟時效是從出借人要求還款之日起算三年; 2、借款合同上寫明還款時間的,則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三年; 3、借款合同上沒有寫明還款日期,債權人可以
7,615 2023.01.18 -
01:05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因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中止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在這
2,70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