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法定條件及其分類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在行政訴訟中,起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通過行使審判權,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起訴是原告行使起訴權的單方訴訟行為。行政訴訟中的起訴有兩種類型: l、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經(jīng)復議后向人民法院起訴。 (一)起訴的條件為防止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濫用起訴權,同時也為便于監(jiān)督人民法院的受理工作,行政訴訟法對起訴設定了以下條件: l、原告必須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 4.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與行政復議依據(jù)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起訴與行政復議的關系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復議是起訴的必經(jīng)程序。 2.選擇復議的處理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既提起訴訟又申請復議的,由先受理的機關管轄;同時受理的,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選擇。 (2)當事人選擇了復議,正處于行政復議過程中,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必須是在行政復議機關作出了行政復議決定或者逾期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時,當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后,又經(jīng)復議機關同意撤回復議申請,在法定起訴期限內(nèi)可以對原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 3.在特殊的選擇復議下,即當事人選擇行政復議就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時,當事人選擇了行政復議,就喪失了起訴權; 4.法律明確規(guī)定,行政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為終局決定時,當事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起訴與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關于保障權利人通過訴訟實現(xiàn)其請求權利的有效期限。當事人必須在訴訟時效內(nèi)提起訴訟,超過訴訟時效,即意味著當事人喪失了起訴權。訴訟時效設置的目的在于保障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性。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了兩種訴訟時效。 (1)經(jīng)過復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一般時效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nèi)或者在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復議決定時自逾期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其他法律另行規(guī)定了訴訟時效,按照這些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 (2)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一般時效是,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其他法律另行規(guī)定了訴訟時效,按照這些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nèi)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chǎn)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限不受60日的限制。 (4)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也與前述規(guī)定相同。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天內(nèi),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其中,有以下兩種比較顯然的情況: 1)由于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nèi); 2)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訴訟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nèi)。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及適用條件有哪些?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適用條件: 一是證據(jù)確鑿。 二是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 三是符合法定程序。
2020.04.15 265 -
政府收支科目及其分類
根據(jù)預算管理的實際需要,財政部在2020年科目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和補充,制定了《202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202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分為五部分,分別為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科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科目、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收支科目、社會保險基金
2020.09.05 1,281 -
合同的分類及其分類依據(jù)
合同的種類繁多,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一)合同按性質(zhì)可分為: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單務合同和雙務合同、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有名合同和無名合同、主合同和從合同等。 有償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任何一方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負有以一定對等
2021.03.28 1,489
-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及適用條件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適用條件: 一是證據(jù)確鑿。 二是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 三是符合法定程序。
2023-09-11 15,340 -
行政處罰的種類及其類型
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給予的制裁措施。行政處罰的主要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行政拘留;法律和
2022-04-15 15,340 -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時效分類
1、普通訴訟時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為3個月。 (2)經(jīng)復議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為15日。 2、特殊訴訟時效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特殊訴訟時效,比如30日。 3、最長訴訟時效(1)是行政相對人知道具
2021-07-05 15,340 -
行政復議訴訟期限及提起行政訴訟的條件
根據(jù)我國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提出;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
2022-09-16 15,340
-
01:01
行政處分法規(guī)定政務處分的種類包括行政處分法規(guī)定,政務處分的種類如下: 1、警告; 2、記過; 3、記大過; 4、降級; 5、撤職; 6、開除。 作出行政處分的主體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監(jiān)察機關,作出政務處分的主體為各級監(jiān)察機關。政務處分的對象也比原來的行政處分范圍擴大了。行
4,471 2022.04.17 -
01:13
訴訟的分類是怎樣的訴訟的分類如下: 1、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指涉及刑事犯罪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訴訟。刑事訴訟是行使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的中心內(nèi)容是解決被追訴者的刑事責任問題; 2、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雙方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公民
8,838 2023.01.20 -
01:04
行政訴訟代理人有哪些類別行政訴訟代理人分為兩種,分別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要成為法定代理人條件有兩個,分別是被代理人是無行為能力人,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著親權或監(jiān)護關系。法定代理的性質(zhì)是全權代理,即法定代理人的所有訴訟行為,包括處分實體權利的行為,被視為是
1,5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