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自首的認定標準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單純的吸毒行為不會構成犯罪。吸毒被抓后,首先對吸毒人員進行行政拘留,然后會對吸毒人員是否吸毒成癮進行認定,如果認為吸毒人員已成癮,就要進行強制戒毒。 《吸毒成癮認定辦法》(公安部令第115號)第八條吸毒成癮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嚴重: (一)曾經被責令社區(qū)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含《禁毒法》實施以前被強制戒毒或者勞教戒毒)、社區(qū)康復或者參加過戒毒藥物維持治療,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有證據(jù)證明其采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多次使用兩類以上毒品的; (三)有證據(jù)證明其使用毒品后伴有聚眾淫亂、自傷自殘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等行為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有自首的主觀態(tài)度。這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或者雖被發(fā)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2.已著手實施投案行為,并被公安機關掌控。投案行為多種多樣不應拘泥于形式,在具有自首意圖后,著手實施了投案行為。該行為產生了自首的積極效果。案后積極如實地供述自己的罪行,為國家節(jié)省了司法資源,減低了社會危害性,減少了社會不安定因素,達到了自首的效果和意義,符合立法本意,可以被認定為自首。
-
怎么認定自首自首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自首的認定標準: 1、犯罪后自動投案; 2、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犯罪的行為。自首有兩個構成要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構成自首的基本條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實供述,也不構成自首。
2020.06.30 265 -
吸毒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吸毒認定標準 1、被公安機關現(xiàn)場查獲,當場繳獲毒品或吸食、注射毒品的具且本人供認的; 2、有舉報,本人供認且有其他旁證材料能夠相互印證的; 3、本人供認且其臨床表現(xiàn)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委托指定的縣以上醫(yī)院具有相關知識的醫(yī)師認定符合吸毒人員特征
2020.08.15 919 -
如何認定自首、自首的認定標準是什么樣的
認定自首的標準是,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屬于刑法規(guī)定的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2020.02.18 185
-
吸毒自首量刑標準
自己吸毒不犯罪,屬于治安問題,可能被處以治安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容留、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等情況就構成犯罪了。附刑法條文: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強迫他人吸毒罪】引誘、教
2022-04-07 15,340 -
吸毒罪自首量刑標準
自己吸毒不犯罪,屬于治安問題,可能被處以治安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容留、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等情況就構成犯罪了。附刑法條文: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強迫他人吸毒罪】引誘、教
2022-04-10 15,340 -
吸毒自首的量刑標準如何規(guī)定
自己吸毒不犯罪,屬于治安問題,可能被處以治安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容留、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等情況就構成犯罪了。附刑法條文: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強迫他人吸毒罪】引誘、教
2022-04-07 15,340 -
非法吸毒自首的量刑標準
自己吸毒不犯罪,屬于治安問題,可能被處以治安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容留、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等情況就構成犯罪了。附刑法條文:第三百五十三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強迫他人吸毒罪】引誘、教
2022-04-07 15,340
-
01:08
自首的認定標準犯罪人如果自首必須要如實的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罪行,這是犯罪人自首成立的基本條件,一般包含: 1、犯罪人必須要詳細的供述的自己的全部罪行。 2、犯罪人供述內容必須是自己的全部罪行,并且不可以有任何隱瞞,全部罪行指的是犯罪人的犯罪的主要事實,而
1,122 2022.04.15 -
02:49
體內藏毒的自首如何認定體內藏毒的自首分為兩種: 1、一般自首,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一般自首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自動投案,即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之后歸案之前,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聽候司
615 2022.09.09 -
01:26
自首怎么認定自首是法律名詞,根據(jù)《刑法》有關自首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于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針對犯罪較輕的,可免除處罰。如果是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實
2,7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