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糾紛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關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問題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行政裁決后,當事人仍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實施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裁決的內容是條例第13條規(guī)定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任何一方當事人或者與行政裁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裁決不服的,都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對行政裁決的事實認定、行政程序、法律適用、有無超越職權和濫用職權等進行全面合法性審查。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拆遷糾紛提起訴訟需要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進行行政裁決,裁決未解決的,可以依法向轄區(qū)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雙方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后發(fā)生糾紛的,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行政裁決后,當事人仍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裁決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
拆遷糾紛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拆遷糾紛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
2022.09.03 133 -
拆遷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由行政部門作出的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我國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
2020.03.20 215 -
如何提起拆遷行政訴訟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起訴應當向人民法
2022.09.03 146
-
拆遷糾紛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關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問題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行政裁決后,當事人仍不滿意的,方可提起行
2022-04-06 15,340 -
關于拆遷糾紛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關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問題 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情形:一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都應當經當事人申請,先由同級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只有經
2022-04-27 15,340 -
如何提起拆遷糾紛訴訟?
拆遷糾紛打官司需要當事人申請先到同級拆遷管理部門進行行行政裁定,裁定未解決的,可依法向轄區(qū)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雙方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后發(fā)生糾紛,可以直接打官司。
2021-10-26 15,340 -
拆遷糾紛如何提起訴訟
房屋拆遷中,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以下二種情形:其一是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搬遷期限屆滿后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
2022-03-26 15,340
-
01:19
如何提起拆遷行政訴訟提起拆遷行政訴訟的流程如下: 1、向法院遞交起訴狀,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起訴人應當在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個月內起訴。起訴書載明原被告信息,訴訟請求以及事實和理由的起訴狀交由人民法院以供審查; 2、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
919 2023.02.18 -
01:05
企業(yè)拆遷中能提起哪些訴訟企業(yè)在拆遷中,因為對補償金額存在異議,或者在拆遷中存在其他違法的情況,這時被拆遷方會選擇進行訴訟,我們一般叫行政訴訟。在以下情況下,被拆遷方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1、拆遷方的前置程序存在違法; 2、拆遷的程序存在違法; 3、在拆遷時相應的政府
910 2022.12.11 -
01:20
合同糾紛如何起訴合同糾紛的起訴流程主要為:梳理案情收集相關證據、確定哪個管轄法院、聘請律師和做好開庭前的準備。 具體如下: 梳理案子情況、收集證據,證據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關材料,最好是原件。如果不是原件,應審查是否會影響訴訟結果。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有對
8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