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錢不還卻又沒有借條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如果借條上約定的還款期限已經到期、對方沒有還款的,可以起訴;如果未到約定的還款期限,尚不能起訴。 2、如果借條上未約定還款期限:自債權人催要、并給予債務人合理期限償還后,超過確定的償還期后可以起訴,訴訟時效是3年。 3、起訴時,可以寫好起訴狀、帶上身份證上、相關證據,到被告戶口所在地(常住超過一年的常住地)基層法院的立案庭請求立案。一般來說,金錢之債的訴訟時效為3年,也就是說從還款屆滿之日起經過3年,人民法院就不予保護了,但如果債務人出庭應訴未提出時效抗辯的,此時不受3年時效的限制。從你的情形來說,雙方未約定借款期限,按照法律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歸還,但需給債務人一定的合理期限。因此,你的借條是有用的,至于起訴,一般是在被告方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在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訴。你所說的被告戶籍不在本市,而在本市居住、生活,如過時間持續(xù)一年以上的,就可以在本市起訴了。
借款人欠錢不還又沒有欠條的處理方法: 1、與對方協(xié)商,要求對方提供一個還款計劃,同時補一個欠條。 2、尋找能證明存在借貸合同關系的證人等。 3、若協(xié)商不成時,可以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向匯款銀行調取匯款憑證,并要求對方還款。
-
欠錢不還又沒有欠條怎么辦
沒有欠條還錢比較麻煩,但仍然可以收集證據起訴。可以搜集其他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借貸關系: 1、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人證。這里可以是知道當時借款事情的其他人來證明債權債務的關系。 2、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轉賬記錄。轉賬記錄可以是微信轉賬記錄或
2020.05.21 268 -
欠錢不還怎么辦又沒欠條
欠錢不還,還沒有欠條的,債權人可以盡量收集其他的證據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起訴的法定條件為原告要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要有明確的被告,要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等。
2020.08.19 168 -
女朋友欠錢不還卻沒有欠條怎么辦?
對方欠錢不還,債權人沒有欠條也是可以起訴的,但是需要一些間接證據來輔助,比如人證、聊天記錄、轉賬憑證或電話錄音等,證據越充足,案件贏的概率就越大,拿回借款的可能就越大。因此沒欠條也并非立不了案拿不回欠條。收集證據起訴處理,準備以下材料:起訴
2021.04.16 255
-
我沒有借條, 卻欠錢不還怎么辦?
債務人不償還債務的,債權人可以憑借債務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起訴,償還的,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貸款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
2021-11-25 15,340 -
欠錢不還又沒有借條怎么辦?
找到對方的財產,到法院起訴,申請財產保全,查封財產,主張還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章保全和先予執(zhí)行 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zhí)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
2022-03-31 15,340 -
欠錢不還又沒借條怎么辦
欠條作為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直接證據,如果沒有欠條,那么債權人必須搜集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間接證據來證明才能否贏得訴訟,拿回借款。當然,債權人沒有充足的證據也是可以起訴的,但是越充足的證據案件贏的
2022-07-01 15,340 -
欠錢不還,又沒借條,怎么辦?
沒有借據,其他證據材料可以證明貸款關系的事實,如銀行的交易流程、債務人承認貸款事實的錄音、錄像等。對方不還債,債權人沒有債也可以起訴,但需要一些間接證據輔助,如證人、聊天記錄、轉賬憑證或電話錄音等。證
2021-11-26 15,340
-
01:13
借錢不還又沒有欠條怎么辦借錢不還又沒有欠條的,可以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到法院提起訴訟。借貸雙方就借款溝通時的短信記錄、微信或者是其他聊天軟件的聊天記錄、通話錄音、銀行轉賬憑證、證人證言等都可以作為證明借貸關系的證據。借條是非常重要的債權憑證,屬于書證,借款關系存在的直
579 2022.04.25 -
00:56
借錢不還又沒借條怎么辦借錢不還又沒借條,可以收集好其他相關的證據到法院進行起訴。 1、在沒有借條的情況下,出借人可以通過借貸雙方就借款溝通的短信記錄、微信或者是其他聊天軟件的聊天記錄、通話錄音、銀行轉賬憑證、證人證言等證據證明借款關系的存在; 2、當事人持有的借
622 2022.05.23 -
00:51
借錢不還怎么辦沒欠條在我們國家的具體法律規(guī)定而言,當事人雙方的借貸關系沒有借條的時候,債權人可以舉證,證明債權人確實借錢給了債務人,例如是線上轉賬的話,是有相應的流水,這個是可以作為證據的,如果有第三人在場的話,也可以作為證人,出庭作證。但是如果債權人沒有任何
9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