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出資不足承擔法律責任有哪些方式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出資不足股東要承擔違約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股東不按約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出資不足股東要對公司承擔補繳出資額的責任。 該責任有兩種情形:一是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guī)定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二是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后,發(fā)現(xiàn)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 (3)出資不足股東的相關股東權利應受到限制。 出資不足股東在公司出資比例雖然是按照公司章程所確立的出資額進行確定,但是能否按照公司章程確定的出資比例足額行使股東權利,回答是否定的。《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yōu)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yōu)先認繳出資的除外。公司法第四十三條還規(guī)定,股東會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股東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的,對內應當承擔違約的責任。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股東出資不不實是不能解除股東的資格的,只有抽逃出資法定情況下才能解除。
2020.03.26 202 -
股東出資不足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全額補繳出資責任。即股東未按規(guī)定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補足非貨幣出資差額的責任。即股東交付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格明顯低于章程規(guī)定的價格的,由股東補足差額; 2、違約賠償責任。未繳納
2022.05.11 580 -
股東出資不足會有哪些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全額補繳出資責任。即股東未按規(guī)定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補足非貨幣出資差額的責任。即股東交付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格明顯低于章程規(guī)定的價格的,由股東補足差額; 2、違約賠償責任。未繳納
2022.06.17 458
-
股東出資不足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的會有以下法律責任: 1、向公司足額繳納; 2、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 4、公司設立后存在出資瑕疵的,公
2022-06-09 15,340 -
股東出資不足股東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的會有以下法律責任: 1、向公司足額繳納; 2、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 4、公司設立后存在出資瑕疵的,公
2022-06-09 15,340 -
股權出資不足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出資不足股東要承擔違約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股東不按約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出資不足股東要對公司承擔補繳出資
2022-04-24 15,340 -
股東出資不足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出資不足股東要承擔違約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股東不按約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出資不足股東要對公司承擔補繳出資
2022-04-12 15,340
-
01:10
名義股東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名義股東,就是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和名義出資人協(xié)商好之后,實際出資人進行出資,并且享有投資權利,而名義出資人只是以相應份額權益股東的身份出現(xiàn)。 公司股東需要承擔的責任包括: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公司屬于企業(yè)的法人,有自己的法人財產,且
1,734 2022.04.17 -
01:05
股東出資不實需要承擔何種責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公司股東需要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否則需要承擔一系列法律責任:公司以及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要求其繳納出資。公司的債權人也可以要求其就公司不能償還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而且,上述兩個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
1,588 2022.04.17 -
01:25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有哪些隱名股東的責任需要視公司成立情況而定: 一、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形: 1.公司股東知道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有明確的協(xié)議,規(guī)定實際股東為隱名股東,且隱名股東已實際以股東身份行使權利,應確認其股東資格,保護其應有的股東權益,對內承擔法定股東責
1,9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