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暴力的處罰標準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第三十三條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五條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向公安機關報案,造成嚴重后果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本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六條負有反家庭暴力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制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制定。
-
家庭暴力民法典處罰標準
《民法典》規(guī)范明確禁止家庭暴力,但是并未直接規(guī)定家庭暴力的處罰。在民法的規(guī)范體系內,家庭暴力屬于法院判決離婚的一種情形,且因為家暴導致離婚的,受害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具體的賠償數(shù)額應當按照實際所受損傷來主張。如果說家庭暴力程度嚴重到涉及刑事
2022.04.13 1,136 -
家庭暴力處罰標準
對家庭暴力或者虐待家庭成員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罰。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造成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
2022.04.13 73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于窩藏罪的處罰標準
行為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提供財務,幫助其逃匿的,會構成窩藏罪,應當予以立案追訴。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7.25 1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
2022-09-21 15,34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共二十條?
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由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居住地、家庭暴力發(fā)生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022-09-25 15,34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規(guī)定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
2022-09-21 15,34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27條
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的被申請人;(二)有具體的請求;(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xiàn)實危險的情形。
2022-09-23 15,340
-
01: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一切屬于人民對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一切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
4,093 2022.05.11 -
01:10
家庭暴力的法律認定標準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xù)性、經(jīng)常性的家庭暴力,還構成虐待。根據(jù)施暴者的不同行為特點,家庭暴力有以下幾種不同情形: 1、身體暴力,是指夫妻中一方以
1,029 2022.04.17 -
0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的實施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的實施時間為1998年1月1日?!吨腥A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是為了推動全社會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促進經(jīng)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制定該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5,8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