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看守所,可以起訴離婚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夫妻一方在看守所羈押,另一方是可以起訴離婚的。 具體經(jīng)辦流程為: 1、先確定管轄法院,若羈押時間未超過一年的,應當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羈押超過一年的,應當向被告被羈押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 2、確定好管轄法院后,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民事起訴狀、雙方結婚證、身份證、財產清單、子女出生證明、被羈押的證明文件等相關證據(jù)材料。 3、法院立案后,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看守所, 4、如果被監(jiān)禁人員同意離婚,對子女撫養(yǎng)問題和財產分割沒有異議,雙方能夠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法院可以不開庭,到看守所直接調解結案,然后制作調解書。調解書和判決書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這樣流程會簡單,辦理會快些。 5、如被羈押一方不同意離婚,法院需安排開庭的時間,在看守所內開庭審理。最后法院會根據(j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做出判決。
可以起訴,流程如下:第一,原告到法院起訴,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遞交起訴狀;第二,法院立案審查,審查只是形式上的審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標準即可,即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事實請求和理由等;第三,法院排期開庭;第四,法院通知當事人到案,開庭進行審理;第五,作出判決并且宣判民事訴訟的判決結果。
-
在看守所法院可以起訴離婚嗎
可以的,應當直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21.02.21 170 -
老公在看守所可以去監(jiān)獄起訴離婚嗎
應向原告住所地(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不一致的,應在經(jīng)常居住地起訴。在我國,通過訴訟離婚,一般情況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的人民法
2020.12.19 152 -
一方在看守所能起訴離婚嗎?
夫妻一方在看守所羈押,另一方是可以起訴離婚的。具體經(jīng)辦流程為:先確定管轄法院,確定好管轄法院后,提交相關證據(jù)材料。法院立案后,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看守所,法院組織調解,調解不成再安排開庭時間。
2021.03.06 222
-
一方在看守所,可以起訴離婚嗎
可以提起離婚,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
2022-03-26 15,340 -
一方在看守所可以起訴離婚嗎
夫妻一方在看守所羈押,另一方是可以起訴離婚的。具體經(jīng)辦流程為:1、先確定管轄法院,若羈押時間未超過一年的,應當向原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羈押超過一年的,應當向被告被羈押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
2021-04-14 15,340 -
一方去看守所起訴離婚,另一方在看守所可以嗎?
可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梢缘奖桓孀∷氐娜嗣穹ㄔ浩鹪V,并且適用一般地域管轄,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二、被告如果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告住
2022-04-22 15,340 -
看守所可以在公安局起訴離婚嗎
如果一方被關在拘留所,可以起訴離婚。起訴方向法院提交訴訟狀、身份證復印件、結婚證、訴訟費到法院立案大廳,受理法院將受理通知書送到拘留所。
2021-11-02 15,340
-
01:01
在看守所可以取保嗎可以的,在看守所的嫌疑人如果判決還沒有生效,如果符合以下條件的,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首先有權決定取保候審的機關是人民法院,檢察院或者是公安機關,其次取保候審的條件包括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在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而采取取保候審
3,791 2022.04.17 -
01:05
在看守所可以取保候審嗎可以取保候審。在看守所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案件在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就向公安機關申請。在偵查階段辦理取保候審是效率最高的。如果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那么會比偵查階段更加的困難。第三就是審判階段。例如證據(jù)不足,超期羈押的,都有可能會在這個階段
5,274 2022.04.15 -
01:11
看守所可以取保候審嗎看守所不會辦理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
1,4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