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譽權的免責事由的包括什么,如果名譽權的免責事由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從審判實踐而言,構成侵害名譽權要具備下列要件:行為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指向特定人,行為人的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但在符合上述侵害名譽權構成要件的基礎上,如果行為人具有抗辯事由,仍然可以免責或減輕責任。抗辯事由也是阻卻違法事由,它是指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承擔名譽權責任的請求而提出的證明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的事實,又稱為免責或減輕責任的事由。盡管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此未作明文規(guī)定,但從世界各國法律和我國司法實踐看,抗辯事由主要有如下幾種情形:一、內容真實。在一般情況下,只要行為人能證明自己的主要言詞是真實的、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就可以被免除侵害名譽權的責任,但是如果發(fā)生侵害名譽權與侵害隱私權的競合,則不能以此作為抗辯事由。二、正當行使權利。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指根據(jù)法律的授權或有關規(guī)定,在必要時因正當行使權利而有損他人的名譽的行為。其首先要有合法的授權或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享有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其次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公民依據(jù)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的批評和建議,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的申訴、控告或檢舉行為等。即使該公民反映的情況不完全真實,或者僅是一種懷疑,也是正當行使權利。但如果出于誣告陷害目的,四處誹謗,擅自向外傳播,則另當別論。 2、各級人民代表、政協(xié)委員在各種會議上的發(fā)言,即使其在會議上的陳述會損害某人的名譽,也不能構成侵害名譽權。但這些被侵害人必須是議政范圍所涉及的對象。 3、有關黨政部門依據(jù)職權對自己管理的干部、職工依據(jù)一定的事實作出涉及個人品德的評價。即使評價有不當之處,也不能認為是侵害名譽權。如果超出職權范圍,惡意散布有損他人名譽的言論,也可構成侵權。 4、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如父母對子女的教導,教師對學生的品行作出的評價等。三、正當輿論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是新聞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過新聞媒介發(fā)表評論,對社會生活、經(jīng)濟生活等方面進行的批評監(jiān)督。在現(xiàn)實社會中,為披露不法行為和不正當?shù)男袨?,新聞報道和評論只要主要事實真實,而只是個別細節(jié)上有失真實或用詞造句不當,則不能認為構成侵權。四、受害人同意。受害人同意指受害人事先明確作出自愿承擔某種后果的意思表示。這種同意首先必須事先作出,其次必須出受害人自愿,再次不得違背法律和公共道德。五、第三人過錯。第三人過錯是指因為原、被告以外的第三人對原告遭受名譽損害結果的發(fā)生具有過錯。如果被告此時沒有過錯,則免除責任;如被告有共同過錯,則不能免除責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如下: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損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損害是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發(fā)生險情的人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法律規(guī)定有下列幾種: 1.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 2.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 4.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 5.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產(chǎn)品侵權免責事由包括什么
產(chǎn)品責任的免責事由如下: 1、未將產(chǎn)品投入流通領域。 2、在產(chǎn)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3、將產(chǎn)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fā)現(xiàn)缺陷的存在。
2021.04.18 149 -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是什么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如下: 1、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 2、正當防衛(wèi)行為; 3、緊急避險行為;; 4、受害人同意的行為; 5、不可抗力; 6、受害人的過錯; 7、第三人的過錯,即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對造成原告的損害具有過錯。
2021.02.05 186 -
侵害名譽權的責任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承擔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名譽,是指人們對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
2021.03.22 230
-
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侵害名譽權的免責事由一般包括哪些?
從審判實踐而言,構成侵害名譽權要具備下列要件:行為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指向特定人,行為人的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但在符合上述侵害名譽權構成要件的基礎上,如果行為人具有抗辯事由
2022-02-15 15,340 -
名譽權侵害的后果是什么
(1)名譽受到損害,即對民事主體的社會評價降低。 (2)精神和財產(chǎn)利益損害,精神損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壓抑、憂郁等;財產(chǎn)損害即受害人因名譽受到貶損引起的財產(chǎn)利益損失,包括因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醫(yī)
2021-03-21 15,340 -
侵害名譽權的侵權責任有哪些,名譽權的損害賠償
侵害名譽權的責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損害賠償。其中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損害賠償最為重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對侵害他人名譽權造成的名譽利益損失的重要救濟措施,通過判令侵
2022-04-23 15,340 -
侵權法中的免責事由是什么?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規(guī)定的免責原因包括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被侵權人對損害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損害是受害者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第三人造成人造成的,第三人應
2021-11-02 15,340
-
00:58
侵害名譽權和榮譽權,一般需要承擔什么民事責任?侵犯名譽權和榮譽權需要承擔支付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賠償金的責任。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根據(jù)相關法律
1,392 2022.04.17 -
00:55
侵害他人名譽權承擔什么責任不法行為人侵害他人名譽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損害他人的名譽權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名譽一般是指,人們對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公民的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
2,647 2022.04.17 -
01:19
隱名股東的權利包括什么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者出于其他原因,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與他人約定,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并且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記載著他人的名字的實際出資人,就叫做隱名股東。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以知道,隱名股東主要具有下面幾種
2,1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