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是雙方都要拘留?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聚眾斗毆罪,是指聚集多人攻擊對方身體或相互攻擊對方身體的行為。刑法規(guī)定,犯本罪,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案情所述,是否應當逮捕,應看行為人是否符合逮捕條件。作為一方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如果符合刑訴法規(guī)定的逮捕條件,則應當逮捕,不違反刑訴法規(guī)定。認為雙方都應該以聚眾斗毆罪逮捕是錯誤的。對方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可能不符合逮捕條件,但卻符合采取取保候?qū)彈l件,可以采取取保候?qū)彙?/p>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聚眾斗毆罪并非雙方都會被拘留,如果對方是受害者就不會被拘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主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與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眾斗毆;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在公共場所或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持械聚眾斗毆。
聚眾斗毆并不需要雙方都聚眾,只要一方聚眾三人以上進行打架斗毆的,就會構(gòu)成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法定量刑情節(jié)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聚眾斗毆是否需要雙方都聚眾
依據(jù)相關(guān)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聚眾斗毆并不需要雙方都要聚眾,只要一方聚眾三人以上進行打架斗毆的,就會構(gòu)成聚眾斗毆。 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jié)伙,人數(shù)一般達三人以上,有聚眾斗毆故意的互相毆斗的行為。
2020.10.29 292 -
聚眾斗毆罪拘留雙方嗎
聚眾斗毆罪不一定拘留雙方,受害方不予拘留。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jié)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一方聚集三人以上,另一方聚集不足三人進行打架斗毆的可以判定為單方聚眾斗毆。
2020.09.12 121 -
聚眾斗毆罪拘留雙方么
聚眾斗毆罪并不是雙方都會拘留,如果另一方是受害者就不會拘留。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2.18 114
-
聚眾斗毆雙方都拘留怎么辦
從雙方聚眾斗毆,且雙方都有人員被拘留的情況看,本案可能涉嫌聚眾斗毆罪,目前仍在偵查階段,若警方認定犯罪成立的話,會申請檢察院批捕,進入審查起訴階段。然后檢方將案件提交法院,才會進入審判階段,所以,本案
2022-01-09 15,340 -
聚眾斗毆需要雙方都聚眾么?
依據(jù)相關(guān)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聚眾斗毆并不需要雙方都要聚眾,只要一方聚眾三人以上進行打架斗毆的,就會構(gòu)成聚眾斗毆。 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jié)伙,人數(shù)一般達三人以上,有聚眾斗毆故意的互相毆斗的行為。
2023-03-03 15,340 -
聚眾斗毆雙方都要判嗎
聚眾斗毆雙方是否被判刑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定,如果聚眾斗毆帶來的傷害并不大,雙方又有和解的意思因此是能夠不用判刑。實踐中,聚眾斗毆只處罰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在聚眾斗毆罪中,凡是被認定構(gòu)成犯罪的,都
2020-12-29 15,340 -
聚眾斗毆雙方都要判嗎
不一定,聚眾斗毆只處罰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
2020-12-07 15,340
-
01:07
聚眾斗毆罪拘留多少天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jié)派,以聚眾斗毆為目的,參與人數(shù)達到三人以上的相互毆斗行為。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構(gòu)成聚眾斗毆的,對于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需要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換句話說,行為人構(gòu)成聚眾斗毆罪的,至少要接受管制的刑罰,情
4,400 2021.04.25 -
00:52
聚眾斗毆刑事拘留一般是多久聚眾斗毆屬于特殊的刑事案件,刑事拘留時間可能達到37日。一般情況下,如果犯罪結(jié)果和犯罪情節(jié)并不嚴重的話,行為人可能會被處以14日左右的刑事拘留。具體來說,刑事拘留的法定最高期限為37日,一般情況下的最低期限約為3日。而且能夠適用法定最高期限
11,356 2022.04.15 -
00:58
聚眾斗毆被刑事拘留怎么處理聚眾斗毆被刑事拘留之后,可以讓家屬到辦案單位領(lǐng)取拘留告知書和與案件無關(guān)的嫌疑人的扣押財物,以及到看守所送些衣物、被褥及生活費等。并且,家屬應盡快通過正規(guī)的律師事務所委托專業(yè)的刑事律師,及時會見嫌疑人,避免在偵查初期被誘供、騙供甚至刑訊逼供,
63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