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錯的情況下離婚多少賠償一次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關(guān)于離婚賠償問題,例如:根據(jù)民事法律的性質(zhì)和規(guī)定,男方向法院提出返還彩禮的請求后,法院才會支持。如果男方不提出,可以不返還。 在亳州法院審理這類案件的實務(wù)中,在領(lǐng)取結(jié)婚證以后一年以內(nèi)離婚的,一般返還40%左右;一年至兩年間離婚的,返還20%;造成給付方生活困難的,最多可以再增加10%,但是需要男方提出證據(jù)證明造成其經(jīng)濟生活困難。 根據(jù)你介紹的情況,對方?jīng)]有盡到照顧和支持家庭生活的義務(wù),可以要求離婚。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離婚過錯賠償有這些情況: 1、一方重婚的; 2、一方與他人同居的; 3、一方實施家庭暴力的; 4、一方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起訴離婚時才能要求賠償。
根據(jù)婚姻法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夫妻一方在以下的情況下,并且導致雙方離婚的,夫妻中無過錯的一方可以要求有過錯的一方進行過錯賠償:1、對方重婚的;2、與他人同居的;3、對方實施家庭暴力的;4、對方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什么情況下離婚,一方可以要求過錯賠償
夫妻一方在以下的情況下,并且導致雙方離婚的,夫妻中無過錯的一方可以要求有過錯的一方進行過錯賠償: 1、對方重婚的; 2、與他人同居的; 3、對方實施家庭暴力的; 4、對方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5、有其他重大過錯。
2021.03.23 121 -
離婚時什么情況下無過錯方能賠償
離婚時的如下情形出現(xiàn)時,無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且必須是一方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存在前述情形之一,導致雙方離婚的,無過錯方才有權(quán)申請離婚賠償。
2021.04.27 92 -
離婚過錯賠償有多少種?
離婚過錯賠償?shù)姆绞接形镔|(zhì)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兩種,婚姻一方因為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其他重大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quán)請求離婚損害賠償。
2021.04.15 121
-
什么情況下離婚可以有過錯損害賠償
可以申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shù)那闆r如下: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2023-03-01 15,340 -
什么情況下沒有過錯離婚可以請求賠償
1、離婚訴訟時,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quán)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2、《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
2022-10-13 15,340 -
什么情況下離婚無過錯方有權(quán)要求賠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quán)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5、有其他重大過錯。
2022-11-15 15,340 -
一般情況下醫(yī)療過錯賠償標準
對于醫(yī)療過錯的賠償。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主要有:醫(yī)療費、誤工費、住宿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喪葬費等等。 對于醫(yī)療事故和醫(yī)療過錯而言,他們的賠償標準是有很大不同,其中的計算標準也有差別,一般情況下,醫(yī)療過錯的賠
2023-02-24 15,340
-
01:54
一方有過錯離婚怎么判一方有過錯,離婚怎么判取決于無過錯方的訴訟請求,以及過錯方所犯的具體過錯行為是什么,還有就是過錯造成的損害程度有多大。 如果無過錯方請求判決離婚,過錯方存在婚姻法規(guī)定的重婚、與他人同居、家暴等法定應準予離婚的過錯,那么法院會判決準予離婚;如
1,850 2022.04.17 -
02:07
什么情況下離婚一方凈身出戶什么情況下離婚一方凈身出戶?凈身出戶他不是法律術(shù)語,它并不等于我們認為的凈身出戶是等于對方放棄任何財產(chǎn)。一分錢不拿離開你法律上沒有這一說,所以我們大家離婚的時候經(jīng)常會希望對方凈身出戶。當然它有幾個特殊前提條件,第一個有的人會說,我們之前說好
2,154 2022.04.15 -
00:51
不知情的情況下洗錢100萬罪判多少年不知情的情況下洗錢100萬的,不構(gòu)成犯罪的。不知情的情況意味著缺少了洗錢罪的主觀故意,而洗錢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只要能證明自己是在不知情,也不可能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洗錢的,就不構(gòu)成犯罪,不會進行判刑。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犯罪
3,67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