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和嫁妝應該如何分配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沒有登記結婚,就不存在合法的婚姻關系,就無法離婚,結束同居關系就行。 2.在雙方同居期間共同經營的生意,如果沒有事先或者事后約定怎么處理,就可以當做雙方的按份共同財產,按出資比例來分享收益,按出資比例來分擔損失。就看經營的實際出資兩人各占的比例是多少,這個需要證據來證明的,誰主張誰證明。 3.彩禮需要退還,但如能證明彩禮已用于雙方在同居期間的共同生活開支的,可以要求做相應的抵減。嫁妝相抵不是女方必須負擔的法律義務。 4.具體的費用最好能協商解決,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達成公平、合理的協議,大家好聚好散。協商不下,可以訴訟解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彩禮若是明確送給男方或者女方的,禮金應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嫁妝,如果是在結婚登記前給的,屬于女方個人財產,要判給女方,男方無權分割;如果是在結婚登記以后給的,又沒有特別約定,離婚時可以平均分割。
離婚彩禮在法定條件下可以請求退還,具體有: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離婚的嫁妝先判斷給予時間,在婚前給的屬于女方個人財產,不用分割;在婚后給的,如果沒有明確說明只給女方屬于對雙方的贈與,屬于共同財產,按照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
離婚前嫁妝和財禮應該怎樣分配
彩禮和嫁妝如果是婚前贈與給女方個人的,那就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參與分割。但是如果雙方沒有實際共同生活過,離婚時男方可以請求返還彩禮?;蛘呋榍敖o付彩禮導致男方生活困難的,離婚時也可以請求返還彩禮。
2020.11.23 105 -
彩禮和嫁妝怎么分割
一般情況下,夫妻離婚,彩禮與嫁妝是不分割的,彩禮和嫁妝可認為女方的婚前財產,歸女方個人所有,但彩禮有以下情況下可以要求退還: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苦難
2020.07.15 159 -
離婚時彩禮與嫁妝應該如何處理
雙方協商分割,彩禮帶有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贈予性質,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
2021.01.19 235
-
彩禮和嫁妝是如何分配的
1.沒有登記結婚,就不存在合法的婚姻關系,就無法離婚,結束同居關系就行。 2.在雙方同居期間共同經營的生意,如果沒有事先或者事后約定怎么處理,就可以當做雙方的按份共同財產,按出資比例來分享收益,按出資
2022-03-21 15,340 -
彩禮嫁妝應該如何分割?
彩禮與嫁妝一般不分割,嫁妝可認為女方的婚前財產,彩禮有以下情況下可以要求退還: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苦難的。
2022-06-02 15,340 -
彩禮和嫁妝應該如何爭議
在離婚案件中,涉及到要求返還彩禮和嫁妝的糾紛是比較多的,婚嫁之中,男方要送彩禮,女方要陪送嫁妝,這在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傳統習俗。一方,彩禮和嫁妝司法實踐中如何處理,是否需要返還呢?首先,關于彩禮分割與返還
2022-09-02 15,340 -
彩禮與嫁妝應該如何分割?
彩禮與嫁妝一般不分割,嫁妝可認為女方的婚前財產,彩禮有以下情況下可以要求退還: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苦難的。
2022-11-25 15,340
-
00:53
離婚彩禮如何分割離婚彩禮如何分割購房合同是非常重要的證據。如果找不到購房合同了,那么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補救的措施。如果雙方只是剛剛簽了合同,還沒有去辦預售登記,那么這種情況下還比較簡單,直接找開發(fā)商出具一份情況說明,然后再重新簽訂一份買房合同就可以了,
602 2022.04.25 -
01:15
離婚彩禮錢怎么分配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彩禮屬于女方的個人財產,而非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是不必須進行分割的。彩禮,又稱聘禮,是指男方按照當地習俗,在婚前給予女方一定數量的現金或者財物,以表示其與對方締結婚姻的誠意。男方如果在離婚時請求女方返還彩禮的,一般來說,
1,223 2021.04.25 -
00:50
彩禮錢離婚時怎么分配在離婚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需要對彩禮錢進行分配。這主要因為,彩禮錢屬于一方贈與給另一方的財物,只要雙方已經完成了贈與的行為,這時候這一項彩禮就屬于一方個人所有的婚前財產。而夫妻雙方在離婚的時候需要分配的財產,主要是指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因
2,02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