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離婚賠償?shù)膸讉€條件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夫妻一方有以下情形之一時,無過錯的另一方在離婚時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 1.重婚; 2.與他人同居; 3.實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獲得離婚賠償需滿足的條件有: 1、存在法定的過錯種類。即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這四種情形是婚姻損害賠償?shù)姆ǘl件。除此之外的其他過錯,都不構成婚姻損害賠償責任。 2、法定的過錯種類導致了離婚。 3、在法定時間內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無過錯方作為原告提起離婚損害賠償時,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其不同意離婚,也不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或其在一審時未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而在二審期間提出,法院調解又不成的,可以在離婚后1年內就此賠償問題單獨提起訴訟。 4、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主體必須是無過錯的一方。對婚姻關系破裂存在過錯的一方婚姻當事人以及造成婚姻關系破裂的第三人,不是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主體。
-
關于需要提出離婚賠償?shù)臈l件
在我國一方離婚賠償?shù)臈l件:婚姻一方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其他重大過錯,有以上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31 114 -
關于離婚賠償?shù)姆蓷l件有哪些
夫妻一方在要求賠償?shù)臅r候,一定要是符合法定賠償?shù)那樾?,否則是不會得到法律支持的,也就不會得到想要的賠償。若一方當時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
2021.04.23 118 -
關于離婚的條件
我國有登記離婚和訴訟離婚兩種離婚方式。夫妻關系確已破裂且對子女撫養(yǎng)、財產(chǎn)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xié)商一致的可以離婚。登記離婚的條件及程序: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xié)議,然后帶著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本人的結婚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xié)議書,到婚姻登記
2021.04.26 126
-
關于離婚賠償條件
離婚提出賠償?shù)臈l件有:一方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重婚的,無過錯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損害賠償。法律規(guī)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
2022-06-04 15,340 -
關于離婚賠償條件的是
1、一方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實施的、具有虐待、遺棄行為的。2、因為上述行為而導致判決離婚。也就是說,應該以離婚為原因,如果沒有達到程度,而是在婚內損害,則不應該單獨提起夫妻之間的損害賠償。3、受害方受
2022-08-22 15,340 -
關于離婚財產(chǎn)賠償?shù)臈l件
因為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在離婚時要求賠償。無過錯一方在最終離婚發(fā)生時請求有重大過錯導致家庭關系破裂的一方損害賠償?shù)那疤幔?1、必須是合法婚姻關系中的無
2022-05-04 15,340 -
有關于離婚賠償?shù)臈l件的規(guī)定
因為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在離婚時要求賠償。無過錯一方在最終離婚發(fā)生時請求有重大過錯導致家庭關系破裂的一方損害賠償?shù)那疤幔?1、必須是合法婚姻關系中的無
2022-05-01 15,340
-
03:16
不允許離婚的六個條件1、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很多女人在此期間,為了生養(yǎng)小孩主動辭去工作,這時她們是沒有收入的。如果男方提出離婚,可能會讓女方陷入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加大她們的壓力。此外離婚是一件耗費心力的事,在此過
16,554 2022.04.17 -
01:01
有效的借條具備哪幾個條件借條最基本的有效條件是有明確的數(shù)額、出借人姓名、有借款人親筆簽字,如果是單位則是蓋章,寫清楚借款日期, 此外,還可以視情況加上還款期限、利息標準、借款用途、擔保方式等內容,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將借條進行公正,借條是經(jīng)雙方協(xié)商自愿達成的協(xié)議,生
794 2022.06.15 -
01:04
六個條件不允許離婚嚴格上來說,法定不允許離婚的情形只包括了女方處于懷孕、哺乳或者流產(chǎn)后的一定期間以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為現(xiàn)役軍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在女方懷孕期間、分娩后的一年或者終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提出離婚的,人民法院都不會準許。但是,如果離婚的
303,8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