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期間犯罪自首有哪些法律后果?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取保候審需具備相應的法定條件,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但不是取保候審的法定條件。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取保候審期間翻供的會產(chǎn)生二個法律后果:辦案機關可能會決定取消取保候審措施,對當事人執(zhí)行拘留或逮捕;如果構成犯罪的在以后法院量刑時,會失去因認罪而由法院予以從輕處罰的機會。
-
取保候審期間有哪些法律規(guī)定
《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期滿后的規(guī)定是:對于發(fā)現(xiàn)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并且,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憑解除取保候
2020.09.19 190 -
取保候審期間實施犯罪能否認定自首
取保候審期間實施犯罪不能認定為自首。我國《刑法》規(guī)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2020.06.20 425 -
取保候審期間實施犯罪自首能否判緩刑
取保候審期間實施犯罪不能認定為自首。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實施犯罪的,公安機關應當向檢察院申請撤銷取保并執(zhí)行抓捕還押,并申請執(zhí)行逮捕 犯罪嫌疑人。
2020.01.31 154
-
取保候審期間自首幾天可以取保候審
沒有規(guī)定自首后幾天可以取保候審。取保候審需具備相應的法定條件,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但不是取保候審的法定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取保候審的條件與執(zhí)行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
2022-11-07 15,340 -
逃犯自首犯罪能取保候審嗎?
1、逃犯人員投案自首的,一般不能減輕處罰。逃犯人員投案自首不構成自首,不能減輕處罰。 2、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
2023-05-13 15,340 -
自首犯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因為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所以能否接受保證審查需要先申請,然后由調查機關看事件和嫌疑人的態(tài)度來決定。自首后,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等待審查?!缎淌略V訟法》第67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以下情
2021-10-22 15,340 -
取保候審期間被取保候審人違反規(guī)定有哪些后果
1、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guī)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zhí)行后三日以內(nèi)將執(zhí)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
2022-07-24 15,340
-
00:55
自首當天能取保候審嗎不一定,犯罪嫌疑人是自首的,雖然不影響其申請取保候審,若嫌疑人滿足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申請取保候審。但是因為辦理取保候審需要一個過程,根據(jù)具體案情和司法機關掌握的具體情況,有的可以當天辦理,有的需要往后推遲,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
1,398 2022.05.11 -
01:18
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審如果符合下面幾種情況的,就不可以取保候審:首先,屬于累犯的,就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內(nèi)再次犯了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罪行,就屬于累犯;第二,在犯罪集團中的主犯不能取保候審。比如在犯罪集團
2,005 2022.04.15 -
01:15
取保候審期間規(guī)定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應該嚴格遵守以下相關規(guī)定: 1、沒有經(jīng)過公安機關的批準,不可以離開所居住的市或者縣; 2、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常住地址、所在單位或者聯(lián)系方式發(fā)生變化的,必須在24小時內(nèi)向公安機
5,39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