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貸的債務人可以不還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民間借貸的利率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4倍的,就可以認定為高利貸。債務人對屬于高利貸的部分可以不還,債權人因此提起的還款請求也不受法律保護,但是本金和合理的利息是要償還的。 (二)由于高利貸引起的訴訟,時效2年,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日期,適用最長訴訟時效20年。 (三)因為賭博等犯罪行為產(chǎn)生的高利貸屬于惡債,可以拒絕償還。如果債務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夫妻雙方要承擔還款責任。即使夫妻離婚,債權人仍然可以向任何一方追討。約定不承擔債務的一方償還債務后可以向另一方追討。 (四)刑法中沒有關于放高利貸的罪名,但是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的糾紛,如故意傷害等按相應的罪名承擔刑事責任。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高利貸不可以不還,高利貸中合理的本金及利息還是需要償還的。 法律禁止高利貸,借貸的當事人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即不得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 如果當事人約定的利率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則超過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借款人可以不予償還,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還是需要償還。
利息過高債務人不可以不還錢,只能拒絕償還過高的利息部分。本金和合法利率之內(nèi)的利息應當償還。 借條中約定的高利貸屬于法律禁止的行為,對于高利貸的高額利息,債務人可以不用償還,但是債務人自愿償還的,法律也不會禁止。 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利息屬于高利貸,超過部分不受法律的保護,債務人可以對這一部分利息拒絕償還。
-
高利貸可以不還嗎
不可以,借高利貸的錢不可以不還,但超過年利率36%的部分可以不還。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2022.04.12 1,018 -
-
-
債務人高利息債權人可以不還嗎
1、利息過高,債務人能不還錢,但可以不還的是超出高利貸部分的利息,而未超出部分的利息,仍然需要償還。如果借款利息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屬于高利貸。 2、法律依據(jù):《民法典》第六百
2022-11-10 15,340 -
債務人利息高一倍可以不還嗎
利率過高的債務人不能不償還,只能拒絕償還利率過高的部分。本金和合法利率內(nèi)的利息應當償還。 借據(jù)中約定的高利貸是法律禁止的行為。債務人不需要償還高利貸的高利息,但如果債務人自愿償還,法律不會禁止。 超過
2021-10-31 15,340 -
高利貸不還可以嗎,高利貸還可以不還嗎
私人貸款中利率有明確的規(guī)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私人貸款案件適用法律的一些問題的規(guī)定,利率約定主要有以下處理方法。一、貸款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超過年利率的24%,貸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借款
2021-10-26 15,340 -
高利貸的債務可以轉(zhuǎn)讓嗎?
可以的。但是債務的轉(zhuǎn)讓應當經(jīng)過債權人同意,這是最核心的因素。除此之外,債務轉(zhuǎn)讓的條件還有: 1、債務轉(zhuǎn)讓必須是有效的債務。 2、債務轉(zhuǎn)讓中被轉(zhuǎn)移的債務具有可移轉(zhuǎn)性。 3、債務轉(zhuǎn)讓涉及第三人的意思表示有
2022-05-29 15,340
-
01:12
以貸還貸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嗎判斷該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主要依據(jù)為: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確實是為共同生活所承擔的貸款,就是共同債務,但是如果僅用于一方的其他消費,則不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此外,如果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用于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
807 2022.04.17 -
01:02
欠了私人高利貸還不起怎么辦欠了私人高利貸還不起的處理辦法如下: 1、借了高利貸,對方到法院起訴,如果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的36%,那么法院會認定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法院支持無需償還超過的部分利息; 2、欠了私人高利貸還不起,可以協(xié)商歸還合法利息的部分。民間借
3,888 2023.01.04 -
01:16
債務人死亡可以讓家人還債嗎可以。原因如下:1、出于傳統(tǒng)的道義,父債子還,可以請求家人還債;2、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規(guī)定,債務人的繼承人在繼承財產(chǎn)范圍內(nèi)對債權人承擔債務。也就是說要債務人生前留有繼承財產(chǎn),而且家人繼承了這部分財產(chǎn),這時候可以向家人請求償還債務
2,22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