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人教唆本犯作虛假供述會不會構(gòu)成犯罪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本犯自己做虛假供述的不構(gòu)成犯罪,故本犯顯然不是我國刑法第305條偽證罪的主體,問題是:能否認為辯護人教唆本犯作虛假供述的構(gòu)成刑法第306條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妨害作證罪?其他人教唆本犯作虛假供述的能否構(gòu)成刑法第307條第1款的妨害作證罪?筆者目前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肯定性主張。這其中的原因大概在于,刑法第306條的“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以及第307條第1款“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行為,所針對的對象僅限于證人,而本犯通常不會被認為是證人,既然本犯不是這兩個罪名中行為人所針對的對象,教唆本犯作虛假供述的當然也就不構(gòu)成妨害作證的犯罪了。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教唆他人自害行為構(gòu)成犯罪。教唆自害是指行為人通過勸說、利誘、命令、脅迫等方法使沒有自殺意圖的人產(chǎn)生自殺決意并實施自害行為。由于教唆者主觀上具有殺人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教唆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
教唆他人犯罪屬于共同犯罪嗎
屬于。教唆他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如果構(gòu)成了犯罪的,可以認定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屬于教唆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2020.11.10 305 -
指使他人犯罪會不會構(gòu)成共同犯罪
指使他人犯罪會構(gòu)成共同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指使他人犯罪
2022.04.14 746 -
教唆犯能不能構(gòu)成共同犯罪
教唆犯屬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就是從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脅迫教唆他人犯罪,那么就是脅從犯。關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對
2020.10.06 274
-
教唆他人自殺構(gòu)成犯罪嗎
教唆他人自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他人自殺過程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jù)案情從寬處罰。 如果教唆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
2022-03-15 15,340 -
教唆他人過失犯罪是否構(gòu)成共犯
教唆他人過失犯罪不成立共犯,因為刑法明確規(guī)定兩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教唆犯是指通過說服、引誘、引誘、鼓勵、收購、威脅等方式,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沒有犯罪意圖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
2021-11-05 15,340 -
教唆犯如何構(gòu)成犯罪
設立教唆犯的構(gòu)成要件是:(1)主體上,教唆對象必須是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識別和控制能力的人。教唆對象可以是特定的,也可以是不特定的;(2)客觀上,必須有教唆行為,本質(zhì)上是造成他人犯罪故意。在某些情況下,
2021-11-30 15,340 -
教唆犯一定構(gòu)成犯罪嗎?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教唆不是單獨的罪名,教唆他人犯什么罪,以什么罪名論處。法律上沒有教唆罪的定義,只有教唆犯。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教唆犯的刑事責任分為以下三種情況。第一,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
2021-11-30 15,340
-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嗎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況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關系,所教唆的對象應該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年齡已經(jīng)達到刑事責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對象是沒有滿十四周歲或患有精神病的,這種情況不能形成共犯關系,不構(gòu)成共同犯罪, 只對教唆人
1,135 2022.04.17 -
01:21
簽訂虛假合同構(gòu)成什么犯罪簽訂虛假合同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合同詐騙罪是指,有法律規(guī)定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
3,418 2022.04.17 -
01:10
虛假訴訟在什么情況下構(gòu)成犯罪1、虛假訴訟要構(gòu)成犯罪,只有“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才有可能?!澳笤臁笔侵笐{空捏造,如果糾紛事實客觀存在,僅僅對非關鍵部分的事實進行夸大、或者濫用訴訟權(quán)利惡意訴訟的,都不構(gòu)成該罪。其次,必須是民事訴訟領域的事實,如果在刑事訴訟領域捏
1,5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