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郁癥的兩個人打架屬于輕微傷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首先,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y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吨伟补芾硖幜P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二、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不管是公訴還是自訴,都可以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yī)療等費用。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不算,《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guī)定了應當認定為工傷的七種情形,具體內容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或者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或者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患職業(yè)病的;因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也應當認定為工傷。另外還有一條兜底條款,包括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患上抑郁癥是不會被認定為工傷的范疇的,因為抑郁癥不屬于職業(yè)病。
抑郁癥是不免除刑事責任的,按照輕傷害造成的結果承擔法律責任,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鑒定為抑郁癥的,可以作為從輕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
-
抑郁癥打架犯不犯法?
抑郁癥患者打人是違反法律的,但可以從輕處罰。實務中一般不認為抑郁癥可以從輕、減輕處罰。如果因為抑郁癥嚴重到導致犯罪嫌疑人失去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可以適當減刑,但是一般抑郁癥是不會導致失去控制行為能力的。
2020.09.26 712 -
-
兩人打架,一方輕微傷,一方有輕微抑郁癥
首先,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y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2022-04-06 15,340 -
兩人打架,一方有輕微傷,對方有輕微抑郁癥
首先,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y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2022-04-06 15,340 -
兩人打架一方輕微傷一方有抑郁癥
首先,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y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打人者應受到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
2022-04-16 15,340 -
兩人打架,一方輕微傷,一方有抑郁癥
首先,受害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后做法醫(y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并承擔受害人的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2022-04-09 15,340
-
01:14
妻子有抑郁癥能離婚嗎離婚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協(xié)議離婚,一種是訴訟離婚。協(xié)議離婚是指,夫妻雙方已經達成書面的離婚協(xié)議書,共同前往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xù),只要是自愿的,有沒有抑郁癥都可以協(xié)議離婚。 訴訟離婚指的是,夫妻雙方感情確實已經破裂,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1,479 2022.04.17 -
01:01
打架輕微傷要判刑嗎打架造成輕傷害,一般不需要判刑。未達到法律上所認為的輕傷的情形,而是導致他人輕微傷,則一般追究處以行政處罰,不會追究刑事責任。導致他人輕傷一級,或者輕傷二級未構成重傷的,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侵害致使他人受傷的時候,一般
2,442 2022.04.15 -
01:10
對方有抑郁癥怎么離婚抑郁癥的病人可以通過登記離婚,也可以通過訴訟離婚的方式來離婚。首先,抑郁癥病人并不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抑郁癥的病人也可以親自去辦理離婚手續(xù)。實踐中,不能夠單獨辦理離婚手續(xù)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是指,不具備辨別事物能力、無法獨立從事民事
3,49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