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雖然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中,未對搶劫罪的數額和情節(jié)作出限制性規(guī)定,但是依照我國刑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認為是犯罪。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屬于符合刑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的搶劫行為,應當不認定為搶劫罪。例如: (1
關于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主張: 1、搶劫罪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因而界限應當是以行為人是否占有公私財物為標準。 2、搶劫罪不僅侵犯財產權利同時還侵犯人身權利,而且人身權利應當被認定為主要權利,因此即使未搶到財物但是
綁架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有完成控制或限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的行為。若以勒索財物為目的,開始實施控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成功控制的,構成犯罪未遂。
關于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區(qū)分標準,主要有三種觀點: (1)應以行為人的搶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財物為標準,已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為既遂,尚木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是未遂。 (2)認為搶劫罪是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
搶劫罪是如何認定的?本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關于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區(qū)分標準,是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1)應以行為人的搶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財物為標準,已非法占有公
關于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主張: 1、搶劫罪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因而界限應當是以行為人是否占有公私財物為標準。 2、搶劫罪不僅侵犯財產權利同時還侵犯人身權利,而且人身權利應當
一、搶劫罪的罪與非罪搶劫罪的罪與非罪需要嚴格劃分,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把握: 1、因為婚姻、家庭糾紛,一方搶回彩禮、陪嫁物,或者強行分割并拿走家庭共有財產的,即使搶回、拿走的份額多了,以及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2017)關于搶劫罪的規(guī)定,搶劫一次的,可以在3年至6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
犯罪既遂和未遂主要有下面幾點區(qū)別: 首先,犯罪結果不同。如果犯罪未遂,那么犯罪目的沒辦法達成,犯罪沒有得逞。如果犯罪既遂,就是完成了犯罪目的,已經造成了危害后果; 第二,既遂和未遂的定義不同。犯罪未遂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但是因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犯罪未遂的規(guī)定,犯罪未遂一般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行為,但由于犯罪分子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導致未得逞的,屬于犯罪未遂;針對未遂犯的處罰,可以參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有: 1、犯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