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夫妻共同房產如何分割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離婚時夫妻共同房產由雙方協商分割。如果雙方無法就共同房產分割等相關事項達成協商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 (一)》第七十六條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變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夫妻共同房產離婚分割是,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并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可以有所差別。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給一方所有。
夫妻共有房產離婚時雙方自行協商如何分割,協商不成由法院判決。如果雙方都主張房屋產權的,雙方可以進行競價,價高者獲得房屋產權,然后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如果一方主張產權,另一方不主張的,可以由一方獲得房子然后對另一方作價補償。
-
離婚后夫妻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離婚夫妻房產分割需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處理,可以先協商,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
2021.01.12 168 -
-
離婚后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首先,一方的特有財產歸本人所有。特有財產是指夫妻兩個人在實行財產共同擁有的同時,依照規(guī)定,夫妻兩人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財產。其次,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情況下應當均等分割,但是必要時也可以不均等分配,有爭議的部分,應當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夫妻
2021.04.15 171
-
夫妻共同房產離婚后如何分割
1、離婚時,夫妻的共有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并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2、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
2022-02-15 15,340 -
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后房產如何分割?
一、離婚房產如何分割?1、房產分割:如果有約定從約定。一般情況下,房產證上登記是誰的名字,就是誰的婚前個人財產。3、其他離婚財產的分割:離婚只是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沒有孩子的份:一般是夫妻共同財產一分為
2022-02-21 15,340 -
夫妻共同房產離婚后,財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解釋三》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guī)定不能達成協議的,
2021-04-09 15,340 -
夫妻離婚后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離婚時平均分割。1、離婚屬于夫妻雙方的權利與自由,可以協議離婚,也可以訴訟離婚。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離婚或簽了離婚協議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訴訟離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或者在被告居住超過一
2022-04-02 15,340
-
01:00
夫妻離婚后共同房產如何分割夫妻離婚后共同房產的分割,需要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這主要因為:一般情況下,離婚之后雙方就不需要對共同財產再行分割。因為離婚就意味著,雙方已經就夫妻共同財產達成了一致的分割協議,或者已經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來進行房產的分割。離婚之后,之所以需
1,650 2022.04.17 -
00:57
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后如何分割夫妻二人的共同財產在夫妻二人離婚之后,需要分割。而共同財產的分割一般遵循:先由夫妻協議,協議不成再由法院判決的原則。夫妻協議共同財產如何分配時,法律法規(guī)對分配的比例沒有固定的規(guī)定,只要是能夠體現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分配協議,都是合法有效的,體
1,144 2022.04.17 -
01:16
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屬于婚姻法規(guī)定的共同財產范疇的部分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雙方對其有平等的處理權。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獲得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收益、知識產權
1,6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