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哪些公司成立后,不允許股東撤回出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股東的出資,是公司設立并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公司一旦成立,股東的出資就成為公司的財產(chǎn),即股東的出資形成有限責任公司的全部法人財產(chǎn),是公司對外承擔債務責任的保證。股東按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出資到位,是維護公司正常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以及促進公司發(fā)展,保證公司必要的償還債務能力,維護債權人利益的必要條件。同時,按照法律規(guī)定,公司注冊資本是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之和,為了方便公司設立,降低公司設立門檻,公司股東可以分期繳付出資,因此更應該保證公司的資本。因此,股東在公司成立之后,不得抽逃出資,使公司財產(chǎn)減少,以防止因股東抽逃出資而減少公司資本。當然,不得抽逃出資不等于絕對的禁止,如果股東想撤回在公司的投資,可以按照公司法允許的方式,實現(xiàn)出資的撤回,如股東將自己在公司的出資轉讓給其他股東,或者與其他股東協(xié)商并經(jīng)股東會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作出決議向股東以外的其他人轉讓出資等,在不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情況下,撤回自己在公司的投資。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公司減資后股東不可以收回出資。法律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所以即使公司減資了股東也不可以收回出資,否則就會構成抽逃出資。 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驗資注冊后,股東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卻仍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出資數(shù)額的一種欺詐性違法行為。
公司設立以后增加股東法律允許,可將新增股東的信息記錄在冊對股東名冊進行變更。增加股東需要符合相應的條件,同時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并自作出變更決議、決定或者法定變更事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
股東撤回出資有哪些后果
股東是不能隨意撤回投資的,否則就會有抽逃出資的后果: 1、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承擔民事責任。 2、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的違約責任。 3、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 4、為抽逃出資提供幫助或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股
2020.12.17 123 -
-
公司成立后股東可以抽回出資嗎
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可以抽回出資。因為抽逃出資,股東就沒有履行如實出資的義務。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股東抽回出資后,經(jīng)催告仍不返還的,才能夠解除股東的資格。
2020.07.07 162
-
為什么公司成立后,不允許股東撤回出資
我國公司法采取法定資本制原則,股東抽回出資或者退股都會導致注冊資本的減少,這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豆痉ā返?5條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不允許股東撤回出資?!薄豆痉ā返?4條規(guī)定只有在三種情形下,對股
2022-07-14 15,340 -
公司成立后股東可以撤回出資嗎?
不可以,否則,違法,嚴重的,涉嫌刑事犯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修正)》第條,成立后,不得抽逃出資。
2022-10-08 15,340 -
公司法允許股東抽逃出資嗎
你好 《公司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股東抽逃出資引發(fā)的法律后果非常嚴重。一般情況下,對于股東抽逃出資的行為,公司登記機關除有權責令改正外,還可對股東處以所抽逃出資
2022-04-20 15,340 -
公司成立后允許解除出資合同嗎
公司成立后不能解除出資合同。因為法律規(guī)定,股東出資后不得抽逃出資;解除出資合同后如果要求返還出資財產(chǎn)的就屬于抽逃出資,所以公司成立后,股東履行了出資責任的,是不能解除出資合同的。
2022-10-18 15,340
-
00:59
公司成立之后新增股東怎么辦公司成立之后新增股東可以辦理相關的手續(xù)。主要手續(xù)為:原股東召開股東會,對新加入的股東做出決議,修改公司章程,與新加入股東簽訂協(xié)議,主要包括:出資金額、占股份比例、認繳資本、出資時間等,注意增資后的貨幣出資金額不低于注冊資本的30%,增資到位
2,001 2022.05.11 -
01:07
股東不出資公司債務怎么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公司股東需要全面履行出資義務,若是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可以要求其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的債權人可以向法院主張就股東未出資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但是需要注意
2,129 2022.04.15 -
01:03
隱形股東在法律上允許嗎隱形股東,從法律上來說是隱名股東,也是實際投資人,是指按照書面或者口頭協(xié)議,來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 隱名股東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但是,當隱名股東的權利受到損害時,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隱名股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保護自己
1,035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