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怎么判刑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是指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yè)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yè)人員以及有關監(jiān)管部門或者行業(yè)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 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 犯本罪的,具體量刑標準如下: 1、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2、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3、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的判刑: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
新刑法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怎么判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是指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yè)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yè)人員以及有關監(jiān)管部門或者行業(yè)協(xié)會的工作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規(guī)定,從事與該信息相
2020.04.25 99 -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判幾年?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jié)嚴重的,既遂一般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主體是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yè)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yè)
2020.07.09 101 -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量刑標準?
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
2020.02.01 148
-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的定罪量刑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的定罪量刑為: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根
2022-05-11 15,340 -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犯此罪的,依據(jù)刑法規(guī)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
2022-05-12 15,340 -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怎么構成的?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構成:主體是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主觀要件是直接故意;客體是正常證券交易市場秩序;客觀要件是行為人利用未公開有關的期貨交易內幕信息,明示、暗示他人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
2022-05-11 15,340 -
犯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既遂怎么處罰
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根據(jù)《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
2022-05-11 15,340
-
00:53
犯罪未遂怎么判刑首先,刑法對犯罪未遂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對于某種犯罪未遂的判刑,一般是比照犯罪既遂的判刑,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其次,所謂的從輕處罰,就是比照犯罪既遂,要比沒有該從輕處罰情節(jié),判處適當輕一些的刑罰。從輕處罰。既可以是在多個刑種中判處較輕的刑種,
1,940 2022.04.17 -
00:58
未成年人犯罪未遂怎么判未成年人犯罪未遂的判決為: 1、根據(jù)我國刑法,對于未成年犯罪未遂,一般不會判刑。如果是對于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犯了極其嚴重的罪名,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等,但是犯罪未遂的情形時,應當處以
2,633 2022.04.17 -
01:10
冒用他人信息貸款構成什么罪名冒用他人的信息向銀行進行貸款構成貸款詐騙罪。詐騙罪侵犯的法益不僅僅只有一項,此罪既侵犯了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對其發(fā)放貸款的所有權,還對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進行了侵犯。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作為目的,向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數(shù)額較大的,
4,85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