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判定幾年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失火罪是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而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一般認為過失引起火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2、直接財產(chǎn)損失30萬元以上;3、燒毀15戶以上,直接財產(chǎn)損失總額超過25萬元;4、過失造成林地面具損失2公頃以上。過失犯罪一直比故意犯罪輕,所以我國對火災犯罪的量刑自然比放火犯罪輕。而且如果認定失火罪情節(jié)較輕,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此時一般是對行為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過失決水罪】【過失爆炸罪】【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失火罪一般判幾年
失火罪一般的判刑: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
2020.11.03 216 -
失火罪最多判幾年?
行為人構成失火罪的,最少可對其判處拘役?!缎谭ā返囊?guī)定,行為人犯失火罪,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出于過于自信的過失。
2020.05.26 131 -
失火罪既遂判幾年
根據(jù)我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失火罪既遂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
2020.06.29 146
-
失火罪判幾年
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6-26 15,340 -
失火罪要判幾年?
失火罪的刑法規(guī)定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2022-06-09 15,340 -
失火犯罪判幾年
我來說一下失火罪判幾年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對失火罪的刑罰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8-10 15,340 -
失火罪判處幾年
量刑標準: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司法實踐中,在失火行為造成了嚴重后果,構成失火犯罪的情況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檔次內給行為人裁量刑罰。也就是說,失火行為
2022-09-03 15,340
-
01:22
失火罪處幾年有期徒刑失火罪處幾年有期徒刑,要根據(jù)具體犯罪事實與犯罪情節(jié)等確定: 1、一般情況下,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失火行為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量刑檔次內裁量刑罰。
25,475 2022.06.30 -
00:56
故意縱火罪能判幾年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故意縱火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中條文規(guī)定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主要包括兩種情況:1、行為人的縱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的后果;2、行為人的縱火罪行為造成
6,021 2022.04.17 -
01:04
重婚罪認定判幾年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經(jīng)結婚,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xù)后,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道他人已經(jīng)結婚且還沒有離婚,仍然與之結婚,有意破壞他人婚姻的,就構成了重婚罪。但是,如果夫妻一方是因為難以忍受虐待外逃而重婚的,或者因為遭受災害在原籍無法生活外流謀生而與他
11,6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