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翻看別人手機屬于侵犯隱私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夫妻之間查看對方手機并不一定算侵犯隱私權,我國法律上明確規(guī)定了侵犯隱私權的相關條件,如果達到了侵犯隱私權的條件的,那么就屬于侵犯隱私權,具體的侵權認定條件有: 1、未經(jīng)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jiān)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nèi)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chǎn)狀況或未經(jīng)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chǎn)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nèi)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diào)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qū)ζ溥M行調(diào)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夫妻之間翻看對方手機征得對方同意的不算是侵犯隱私,但如果屬于強制翻看或者偷看屬于侵犯隱私。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夫妻之間查看工資單屬于侵犯隱私嗎
隱私是指不愿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個人生活的秘密,我國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開或不愿讓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秘密的權利。 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下列行為屬于侵犯隱私權: 1、非法刺探他人財產(chǎn)狀況或未經(jīng)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chǎn)狀況。 2、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
2021.03.24 382 -
民法典規(guī)定夫妻之間翻看對方手機算是侵犯隱私嗎
夫妻之間翻看對方手機征得對方同意的不算是侵犯隱私,但如果屬于強制翻看或者偷看屬于侵犯隱私。個人隱私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愿為他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且這一秘密與其他人及社會利益無關。判斷信息是否屬于個人隱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曉,以
2021.04.05 801 -
夫妻之間查看手機隱私犯法么
夫妻之間偷看手機的行為不算侵犯個人隱私,但構成了嚴重的后果的可以追究法律責任。個人隱私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愿為他人(一定范圍以外的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且這一秘密與其他人及社會利益無關。判斷信息是否屬于個人隱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
2021.04.05 380
-
民法典規(guī)定夫妻之間翻看對方手機算是侵犯隱私嗎
夫妻之間翻看對方手機征得對方同意的不算是侵犯隱私,但如果屬于強制翻看或者偷看屬于侵犯隱私。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
2022-11-06 15,340 -
夫妻之間竊取他人隱私屬于屬于犯罪嗎?
夫妻之間竊取對方隱私是侵犯隱私,即使是夫妻關系,男女雙方仍然享有自己的隱私。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刺探、侵犯、泄露或公開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
2021-11-19 15,340 -
夫妻之間有個人隱私嗎?查看他人隱私犯法嗎
夫妻之間仍然有個人隱私,未經(jīng)他人允許查看屬于違法行為。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立法及有關司法解釋,隱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確保護的一項人格利益,因此構成侵害隱私利益的,行為人就應承擔侵權民事責任。我國侵害公民隱私權的責
2022-10-05 15,340 -
是夫妻共同隱私還是別人翻看
夫妻雙方翻看對方手機征得對方同意的不是侵犯隱私,而是強制翻看或偷看。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刺探、侵犯、泄露或公開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平與不愿
2021-11-19 15,340
-
01:04
偷看別人隱私犯法嗎偷看別人隱私犯法。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有隱私權,私自調(diào)查他人信息是犯法的,因為侵犯了公民隱私權。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
4,707 2022.05.11 -
00:56
夫妻之間什么屬于共同財產(chǎn)首先,夫妻雙方可以采用書面形式,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及結婚前哪些財產(chǎn),屬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chǎn)。其次,如果夫妻雙方對于共同財產(chǎn)的范圍沒有約定的,則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獲得的以下財產(chǎn)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1、工資、獎金、勞動報酬;2、一方或雙方從
1,233 2022.04.17 -
01:00
侵犯個人隱私怎么判行為人實施了侵犯他人個人隱私的犯罪行為,會怎么判需要根據(jù)其觸犯的具體的罪名來分析。比如,如果侵犯個人隱私,同時滿足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話,就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jié)嚴重的,需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
2,8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