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中再審法院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當事人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jù),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jù)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人民法院民事再審的條件有:原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原判決證據(jù)不充分不真實的;無訴訟行為能力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原判決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審判人員因此案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一)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未經質證的。
-
民事訴訟撤訴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
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后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人民法院批準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2020.12.12 201 -
新刑訴法審查移送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
新刑訴法審查移送的相關規(guī)定是:人民法院發(fā)現(xiàn)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2020.12.17 248 -
-
民訴中再審法院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是怎么回事的
關于民訴中再審法院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022-06-29 15,340 -
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刑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的
是生效的判決。對判決不服的,可以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
2022-07-06 15,340 -
小額訴訟的再審法院的相關規(guī)定是哪些的呢
就是在收到判決書后的6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小額訴訟的申請再審與其他一審案件的申請再審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的。
2022-07-30 15,340 -
民訴刑訴再審法院是如何規(guī)定的?
原審法院收到再審申請書后,按照當事人是否選擇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對案件進行第一次分流。當事人選擇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的,原審法院應審查申請再審的主體、事由、期間等是否符合法定條件以及申請再審的材料是否符
2022-07-04 15,340
-
01:19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怎么規(guī)定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訴訟時效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企業(yè)債券本息的;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
3,965 2022.04.15 -
01:30
競業(yè)限制的相關規(guī)定競業(yè)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特殊種類的勞動者不能到與原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yè)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工作,或者自己開業(yè)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yè)務。我國法律關于競業(yè)限制的規(guī)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
4,553 2022.04.15 -
00:56
民法典相鄰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如下: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不動
4,1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