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不作為也可能會構成犯罪。 2、在我國刑法體系中,有很多不作為犯罪的類型。有的人有了違法犯罪行為還不自知,其中有以下3種是很常見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犯的,一定要注意: (1)遺棄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比如說遺棄年幼的子女,遺棄年邁的父母;遺棄并不僅僅是說要把那些應扶養(yǎng)的對象趕出家門,有扶養(yǎng)義務而未盡到義務的即是遺棄罪。 (2)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也就是說在法院作出判決或裁定后,被執(zhí)行人有執(zhí)行的能力但拒絕執(zhí)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的行為,這種事情在惡意欠薪、欠錢不還等案件中出現(xiàn)的比較多。 (3)玩忽職守罪。玩忽職守是典型的不作為犯罪,是應為而不為,是職責所在卻未履行。一起事故的發(fā)生,可能包含了很多環(huán)節(jié)的失誤,但并不是每一個失誤都屬于玩忽職守罪。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構成過失不作為犯罪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tài)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所以主觀是過失的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導致的不作為造成損害后果。
2020.08.25 501 -
構成不作為犯罪的犯罪條件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條件有: 1.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性質(zhì)的義務(作為義務)。 2.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義務。法律規(guī)范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 3.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可
2020.08.22 187 -
算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
不作為犯罪是沒有未遂的。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guī)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jié)嚴重或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 不作為犯罪只要行為人的不作為的行為一經(jīng)作出,就構成犯罪既遂,因此是沒有犯罪未遂的狀態(tài)的。
2020.07.10 134
-
不作為構成犯罪嗎?
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如遺棄、拒絕執(zhí)行、裁定、玩忽職守等。構成遺棄罪的,一般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遺棄罪是指因年老、年輕、生病或者其他原因沒有生活來源或者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予以支
2021-12-13 15,340 -
不作為犯罪構成要件
所謂不作為,一般認為是指行為人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業(yè)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一)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作為義務,是義務的主要來源,也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2)作為
2021-11-29 15,340 -
見死不救也構成犯罪嗎
有些情況下構成犯罪,有些情況下不構成犯罪。那么在什么情況下,見死不救會構成犯罪呢?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1。法律規(guī)定,有救助義務的主體,如消防隊員,在火災現(xiàn)場有救助傷員的義務,不救助構成犯罪。第二,職
2021-12-01 15,340 -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
1、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 特定義務一般有三個來源,一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特定義務;二是職務上或者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三是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
2022-03-12 15,340
-
00:54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的一種危害行為,應該具備危害行為的三個基本特征。因此,成立不作為犯罪在客觀上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分別是: 1、不作為的行為人負有作為
4,162 2022.04.15 -
01:17
婚內(nèi)強奸行為構成犯罪嗎婚內(nèi)強奸行為有可能構成犯罪。 婚內(nèi)強奸,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亦有特指在婚姻狀況處于非正常的情況下,如分居、提起離婚訴訟等期間,丈夫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違背妻子意志,強行與妻子發(fā)生性關系的行為。“婚內(nèi)強奸”屬于家庭暴力的一種,即性暴
880 2022.04.25 -
01:05
打人能構成犯罪嗎打人是否構成犯罪,應當根據(jù)侵害人打人手段、目的、受害人的受傷情況等來判定,一般而言,打人致使人輕微受傷,不構成犯罪,侵害人僅需承擔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責任,但造成受害人輕傷以上的,則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
1,4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