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是刑事責任,還是行政處罰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刑事責任方面,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不是指交管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要區(qū)分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 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由交管部門出具認定意見,解決行政處罰、民事賠償方面的問題,依據(jù)的是本市的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比如我們沈陽市依據(jù)的是《沈陽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規(guī)定》; 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是以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為基礎,綜合考慮違章行為與事故間的刑事法犯罪構成要件意義上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在律師進行刑事辯護時,要細致分析、以確定是不是全部責任、主要責任或者同等責任。不是的,可以作無罪辯護??梢詤⒁姳韭蓭煟ㄎ沂切剔q律師網(wǎng))文章《交通肇事罪事故責任認定的審查》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交通事故罪是都要承擔刑事責任,主要由交通肇事造成的后果。如果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的,那要承擔刑事責任:1、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的;2、三人以上死亡,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他人財產的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三十萬元以上的。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罰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
構成交通肇事罪既遂的,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6.19 191 -
涉嫌交通肇事罪是否可判緩刑
涉嫌交通肇事罪如果是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節(jié)較輕、有悔罪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適用緩刑。
2020.07.18 119 -
涉嫌交通肇事罪如何處理?
涉嫌交通肇事罪肇事者應當保護好現(xiàn)場,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并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請求幫助。杜絕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遺棄或者隱匿,以免轉化為重罪。肇事后千萬不要逃逸,以免加重量刑或導致再犯它罪。
2020.09.15 153
-
涉嫌交通肇事罪是行政處罰還是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方面,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不是指交管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要區(qū)分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 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由交管部門出具認定意見,解決
2022-03-27 15,340 -
交通肇事罪是刑事責任還是行政處罰
刑事責任方面,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不是指交管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要區(qū)分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 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由交管部門出具認定意見,解
2022-03-23 15,340 -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處罰還是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方面,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不是指交管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要區(qū)分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 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由交管部門出具認定意見,解決
2022-03-17 15,340 -
交通肇事罪是刑事責任還是行政處罰?
刑事責任方面,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不是指交管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要區(qū)分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 行政法意義上的責任劃分由交管部門出具認定意見,解決
2022-03-27 15,340
-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處罰交通肇事罪是指,行為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造成人員重傷、甚至是死亡或者導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罪的構成主體包括行人、機動車駕駛人以及非機動車的駕駛人。而刑法規(guī)定了,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行為人,
2,435 2022.04.17 -
01:28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論處。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有: 1、行為人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應當判處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死亡2人以上或5人重傷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
1,397 2022.04.17 -
02:03
交通肇事罪怎樣判刑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以下情節(jié)如:1、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人的情形,肇事者應付全部或主要責任的情形;2、造成三人以上死亡,應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情形;3、交通肇事造成他人財產直接損失,或公共財產損失,本人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達
6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