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失蹤了如何去討債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債務人失蹤的,如果有保證人的,可以向保證人主張債權;沒有保證人的可以起訴要求債務人還款,法院會進行公告送達,公告期滿視為送達,債務人不出現(xiàn)的可以缺席判決,法院判決后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如果債務人失蹤滿兩年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宣告其失蹤,然后向其財產代管人主張債權,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民法典》第四十條,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債務人失蹤的,如果有保證人的,可以向保證人主張債權;沒有保證人的可以起訴要求債務人還款,法院會進行公告送達,公告期滿視為送達,債務人不出現(xiàn)的可以缺席判決,法院判決后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如果債務人失蹤滿兩年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宣告其失蹤,然后向其財產代管人主張債權,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債務人失蹤的:有擔保人的,可以向擔保人主張債權;沒有擔保人的,可以起訴債務人還款,法院將公告送達。公告應視為已送達。債務人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法院判決后,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
-
債務人失蹤了如何追討債務
債務人失蹤了如何追討債務的方式有兩種:1.由債務人向法院申請宣告?zhèn)鶆杖藶槭й櫲耍缓笥纱苋藦氖й櫲说呢敭a中支付借款;2.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可直接向債務人原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21.04.14 275 -
債務人失蹤后如何去討回債務
債務人失蹤后討回債務的方法具體如下: (一)債務人失蹤不到三年的:可以申請延長訴訟時效,并在訴訟時效內提起訴訟。 (二)債務人失蹤三年以上的:可以申請宣告失蹤。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失蹤人所欠稅款、債
2021.03.10 171 -
債務人失蹤如何追討債務
債務人失蹤追討債務如下:債務上有擔保人的,應當向擔保人主張債權。為確保債權的實現(xiàn),設立擔保人。到期債務不能清償或者不能清償?shù)?,擔保人應當向債權人清償債務。擔保人清償債務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審查財產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
2022.06.17 538
-
債務人失蹤后如何去討回債務
債務人失蹤后討回債務的方法具體如下: (一)債務人失蹤不到三年的:可以申請延長訴訟時效,并在訴訟時效內提起訴訟。 (二)債務人失蹤三年以上的:可以申請宣告失蹤。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或者關系密切
2022-12-02 15,340 -
債務人失蹤,債權人如何討債,債務人失蹤怎么辦
1、由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宣告?zhèn)鶆杖藶槭й櫲耍缓笥纱苋藦氖й櫲说呢敭a中支付借款。《民法通則》第二十條規(guī)定,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失蹤人的財產由
2021-06-04 15,340 -
債務人失蹤如何協(xié)商討回債務
1、債務人失蹤后,債權人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其為失蹤人來討回債務,債權人可以請求其財產代管人使用失蹤人的財產來代為履行債務;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蹤的條件,則可以通過請求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等方式來討回
2022-11-08 15,340 -
找債務公司討債如何找失蹤債務人?
財產是否是負夫妻共同財產,關系到債權人能否向欠款人的配偶主張債權。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為共同債務,除非夫妻雙方對該債務由約定,并且債權人知道該約定或者欠款人在借錢時
2022-08-19 15,340
-
01:09
債務人玩失蹤債權人怎么辦如果債務到期,但債務人不履行償還債務的請求,并且逃避債務的,債權人可以收集相關證據(jù)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立案后,會向債務人發(fā)送開庭傳票,即使債務人收到傳票傳喚仍然不履行債務,并且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參加審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對
1,072 2022.04.17 -
00:47
公司債務如何追討債務清算確認企業(yè)不僅應與買方對每次交易的種類、數(shù)額、數(shù)量等進行結算,還應當對每筆業(yè)務的交易總量進行結算,由雙方簽字蓋章后歸檔存放;公司債務追回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有效的催收函;2、發(fā)送律師函;3、確定欠款追收方案;4、非訴訟方式追收;5、
707 2022.07.25 -
00:52
企業(yè)破產債務如何追討企業(yè)破產后,應當按照破產清算后的清償順序清償原債權、債務。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報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公司應按法定出資比例繳納公司剩余稅款、賠償金和社會保險費。公司財產未依法清償前,不得分配
740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