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負什么法律責任?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違約合同要負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責任的一種重要形式,違約責任的確立是以有效合同的存在為基礎的。違約責任的形式大概有三種,分別為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
簽訂了合同之后,合同中有約定違約責任的,違約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一般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的形式承擔違約責任,具體包括五種方式: 1、繼續(xù)履行。一方存在違約的行為時,非違約方已經履行合同義務的,可以要求違約方繼續(xù)履行合同。 2、采取補救措施。合同的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了損失,應當依法賠償非違約方所受損失的責任。 4、定金責任。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5、違約金責任。可以有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guī)定,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
違約責任是一種什么法律責任
違約責任是一種合同法律責任。違約責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存在為前提,可以由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事先約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時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是一種補充賠償或懲罰性的財產責任。
2021.03.27 135 -
違約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逾期履行合同義務的,要承擔逾期履行的違約責任,包括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就遲延履行支付違約金的,還應當履行債務。 根據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
2021.02.27 234 -
違約合同要負什么責任
合同中有約定違約責任的,違約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一般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的形式承擔違約責任,具體責任如下: 一、繼續(xù)履行。 二、采取補救措施。 三、賠償損失。 四、定金責任。 五、違約金責
2021.03.19 169
-
違約需要負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違約需要向對方賠償因違約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有違約金或者違約金計算方法的,按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如果合同尚有履行的可能,未違約方可以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一、
2022-10-17 15,340 -
違約金負什么責任?
違約金責任的成立條件: 1、雙方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 2、合同約定了違約條款; 3、一方存在違約行為。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第一、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
2022-06-02 15,340 -
合同違約條款需要負法律責任么
合同有違約條款的,如果發(fā)生違約,要按合同違約條款的內容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2022-10-10 15,340 -
借款合同違約負哪些法律責任
如果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向借款人提供借款,那么貸款人應當賠償借款人因此而受到的損失。也就是說,貸款人不能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的,借款人有權請求貸款人賠償損失。同樣,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
2022-04-15 15,340
-
01:11
見證人在法律上負什么責任見證人在法律上不承擔什么責任。見證人只是證明確實有簽訂合同,但是不能要求其承擔責任,只有擔保人才可以要求承擔責任。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是,保證人在主合同
2,378 2022.04.17 -
01:24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有什么區(qū)別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有: 1、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為前提,此時的合同還未生效;后者則是合同已成立,因一方違反合同才會產生違約責任; 2、兩者當事人約定不同,前者具有法定性,它是基于法律的直
2,889 2022.04.15 -
01:28
毆打未成年兒童要負什么法律責任毆打未成年兒童要負以下法律責任: 1、毆打行為導致未成年兒童的人身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行政責任,如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2、毆打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兒童的,處十日以上
18,046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