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能異地起訴離婚嗎,男方跑了兩年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夫妻雙方想要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進行離婚。雙方在離婚時,屬于雙方共同財產(chǎn),應該判決進行分割,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不能進行分割。根據(jù)《》第十七條規(guī)定,夫妻在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chǎn),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收益;(三)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chǎn),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有平等的處理權。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異地可以起訴離婚。異地離婚程序(訴訟離離婚)如下: 1.寫好離婚起訴書(可請律師代寫)。 2.準備訴訟離婚所需要的證據(jù)。 3.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遞交離婚起訴書和證據(jù)。 4.法院決定是否受理該離婚訴訟。 5.法院受理該離婚訴訟案件之后,在法定時間內(nèi)向?qū)Ψ桨l(fā)送起訴書副本。
-
離婚異地男方可以起訴離婚嗎?
離婚夫妻異地,男方一般要到女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果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可以到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果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到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
2020.10.03 119 -
離婚夫妻異地男方如何起訴離婚嗎
對于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若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均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由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jīng)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如果符合以上條件是可
2020.12.27 139 -
離婚夫妻異地男方怎樣起訴離婚嗎
對于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若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均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由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jīng)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如果符合以上條件是可
2020.04.27 97
-
男方躲了兩年能否起訴離婚
首先需要確認一下,男方逃避了多長時間,如果時間你想離婚的話,就必須要找到他所居住的地址,因為離婚經(jīng)過訴訟的話雙方必須到場,否則法院不會開庭審理。如果逃了兩年都找不到他本人,你可以單方向法院先申請男方宣
2022-03-17 15,340 -
異地怎樣起訴離婚法律咨詢
異地怎樣起訴離婚手續(xù)有這樣的規(guī)定:可以在外地辦理離婚,但要以訴訟方式才可以。回登記結(jié)婚地戶口處辦理則不用訴訟。如果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的,那么有如下幾種情況: 1、一方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且不愿回登記地
2022-07-16 15,340 -
男女雙方異地能起訴離婚嗎?
在我國,離婚分為起訴離婚與協(xié)議離婚。協(xié)議離婚即大家好聚好散,而起訴離婚則需要鬧上法庭。但近些年,隨著市場的發(fā)展,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夫妻身處異地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那男女雙方異地可以起訴離婚嗎?下面我們
2022-06-02 15,340 -
分居兩年了,女方起訴離婚,男方能判離婚嗎?
可由雙方協(xié)商,不能協(xié)商的,應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離婚的法定條件是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diào)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diào)解;如感情確已破裂
2022-02-22 15,340
-
00:44
男女都在異地怎么起訴離婚起訴離婚應該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否則法院不予受理。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時,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如果夫妻雙方均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則由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法院管轄。被告沒有經(jīng)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
525 2022.04.25 -
00:54
女方在異地怎么起訴離婚女方在異地,可以向以下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1、離婚案件原則上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法院管轄; 2、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時,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如果夫妻雙方均離開住所地超
725 2022.06.15 -
00:47
離婚一方在異地怎么起訴離婚一方在異地,起訴的規(guī)定如下: 1、一般來說,離婚案件應當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在實踐中被告的經(jīng)常居住地并不好證明,因為經(jīng)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經(jīng)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一般需要提供居住證,暫住證等證明材料。若原告無法提供,
539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