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門是否能實行拆遷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行政部門不可以自行強制拆遷,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guī)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guī)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強制拆遷的執(zhí)法主體是市、縣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法院,但是,在實踐中,不可能由市、縣政府的工作人員親自實施強拆,這個工作一般授權或者委托給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委會、居委會或者拆遷公司,但是這些單位是不具有法律上強拆主體資格的,如果其沒有經過授權或者委托就強拆房屋,那就是違法強拆,如果經過了市、縣人民政府授權或者委托,則承擔強拆法律責任的就是市、縣人民政府。
符合一定的條件是可以的。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zhí)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
-
拆遷是否能行政強制執(zhí)行
行政機關作出的拆遷決定一般不屬于行政強制執(zhí)行,而是行政機關為征收房屋而作出的行政決定。但是如果被拆遷人不在約定的期限內搬走,有執(zhí)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強制拆遷,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2020.06.05 109 -
未經行政裁決是否實施行政強制拆遷?
未經行政裁決不可以實施行政強制拆遷。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必須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方可向政府提出行政強制拆遷申請,行政裁決是強制拆遷的前置程序。
2020.02.14 93 -
拆遷管理部門是否能作為拆遷人
拆遷管理部門不能作為拆遷人。拆遷人是指依法取得拆遷資格證書,自行或接受拆遷人委托對被拆遷人進行拆遷動員,組織簽訂和實施補償、安置協(xié)議,組織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單位;拆遷管理部門只是被委托實施、承擔房屋征收、拆遷與補償具體工作的實施單位。
2020.06.26 112
-
行政部門是否可以強制拆遷
行政部門不可以自行強制拆遷,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
2022-05-15 15,340 -
行政拆遷管理部門
一般而言,拆遷行政管理部門作出拆遷許可、拆遷決定、拆遷補償裁決等行政行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拆遷行政管理部門為被告。
2021-07-05 15,340 -
哪些部門能夠實施實行強制拆遷
(一)對于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和設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組織強拆;(二)對于作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經人民法院裁定準予組織強拆;(三)依據
2022-08-22 15,340 -
拆遷公司是政府行政部門嗎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guī)定,拆遷公司并不是政府部門,拆遷公司是房屋征收部門委托的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jiān)督,并對其行為后果
2022-10-14 15,340
-
00:53
拆遷安置不合理找哪個部門房屋拆遷賠償不合理的,可以向拆遷部門的上一級政府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來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式來訴訟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根據賠償不合理的實際原因及矛盾糾紛來處理。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guī)定,市、縣級人民政府
5,069 2022.05.11 -
01:15
拆違建是什么部門拆違建是城市綜合執(zhí)法局。但是拆違建過程中同時還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城鄉(xiāng)規(guī)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xiàn)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3,2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