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名譽權侵權行為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認定侵害公民名譽權需有以下幾點: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如侮辱、誹謗等行為,并為第三人知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即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chuàng)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以書面、口頭形式宣場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名譽權侵權行為的侵權行為地應當為行為實際發(fā)生或者損害結果發(fā)生地,該地的人民法院對該侵權行為具有管轄權?!睹袷略V訟法》規(guī)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名譽權侵權行為地應如何認定?
名譽侵權行為地應當為侵權行為人作出名譽侵權行為時所處的地點,該案件可以由該地人民法院進行管轄。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020.04.05 200 -
名譽侵權行為地的如何認定
名譽侵權行為地的認定: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fā)生地。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20.10.23 164 -
名譽侵權行為如何處罰
名譽侵權行為這樣處罰: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權的行為正在持續(xù)進行尚未結束時,受害人要求侵權人或請求法院判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3、賠禮道歉。賠禮道歉的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 4、賠
2021.02.11 120
-
名譽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第一,關于名譽權侵權行為認定,就您的描述,該行為構成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1、侵權人客觀上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為第三人知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 4、因果關系:侵
2022-03-20 15,340 -
如何認定名譽權侵權行為
名譽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如下: 1、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實施了侮辱、誹謗的行為。 2、造成損害結果:侮辱、誹謗的行為為第三人知悉;受害人的社會評價因侵害人的行為而降低。 3、因果關系:行為人的侮辱、
2022-06-14 15,340 -
名譽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jù)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名譽侵權行為包括:1、以暴力或者口頭、文字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
2022-03-29 15,340 -
名譽侵權如何認定,名譽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jù)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名譽侵權行為包括:1、以暴力或者口頭、文字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
2022-03-23 15,340
-
00:58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如何處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處理辦法如下: 1、未經(jīng)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 2、不愿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
1,800 2022.09.06 -
00:56
名譽權和榮譽權區(qū)別是什么名譽權和榮譽權主要有以下四個區(qū)別: 1、主體不同。榮譽權的主體特定,僅為獲得光榮稱號或嘉獎的民事主體享有;而名譽權是所有民事主體都享有的一種人身權; 2、客體不同。榮譽權的客體是榮譽稱號、證書、勛章、獎章、獎狀等,而名譽權的客體是公眾對他人
1,003 2022.11.21 -
00:58
侵害名譽權和榮譽權,一般需要承擔什么民事責任?侵犯名譽權和榮譽權需要承擔支付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賠償金的責任。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根據(jù)相關法律
1,3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