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靜安區(qū)會車交通肇事訴訟?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起訴 1. 將訴狀提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并進行立案審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將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一旦交費成功,法院將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當事人可以在10日內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 3. 法院在受理后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給當事人,并要求其在15日內進行答辯。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后,可以根據(jù)申請做出財產(chǎn)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zhí)行。排期開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和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進行公告。 4. 開庭審理時,法院將宣布開庭,并核對當事人身份。合議庭成員將在宣布開庭時告知當事人。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法庭調查時,當事人可以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并告知證人的權利和義務。證人作證時,將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并出示相關證據(jù)和資料。當事人可以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并進行法庭辯論。 5. 在法庭主持下,當事人可以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可以履行調解書內容,或者申請執(zhí)行。如不服裁判,當事人可以在判決確定的期限內向上級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二、上訴 1. 上訴狀需遞交給法院承辦人,并按規(guī)定交納上訴費。法院將在5日內向當事人送達上訴狀副本。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2. 二審審理將維持原判,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當事人可以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者向一審法院申請執(zhí)行。如不服裁判,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法院提出上訴。 3. 二審法院將對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和卷宗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話,將予以立案。證據(jù)交換后,上訴的裁定將直接進行裁決。在上訴的判決開庭前,法院需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和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需提前3日進行公告。 4. 在法庭主持下,當事人可以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可以履行調解書內容,或者申請再審。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可根據(jù)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chǎn)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zhí)行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3、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法庭調解。 4、調解 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zhí)行向法院告訴庭提出再審申請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zhí)行申請不同意裁判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上訴向法院承辦人遞交上訴狀,并按規(guī)定交納上訴費,5日內法院向對方當事人送達上訴狀副本,對方15日內進行答辯二審審理維持原判改判發(fā)揮重審宣判后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zhí)行申請如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二審立案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證據(jù)交換上訴的裁定: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上訴的判決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法庭調解。 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維持原判改判發(fā)回重審宣判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zhí)行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交通事故訴訟需要準備的材料: (一)民事起訴狀,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二)交通事故證據(jù)材料,主要包括: 1、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病歷和診斷證明; 2、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誤工時間證明、工作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 3、用以證明交通費的正式票據(jù); 4、受害人及近親屬的戶籍證明,如受害人系農(nóng)村戶口,最好提供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zhèn)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證明; 5、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傷殘的證明; 6、被扶養(yǎng)人與受害人系近親屬的證明,以及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證明; 7、其他證據(jù)材料,如《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等。 以上證據(jù)材料需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做相應增減,并按民事起訴狀的份數(shù)提交給人民法院。 (三)還需向人民法院提交原告身份證復印件或者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復印件等材料。
-
靜安區(qū)直行車禍該如何訴訟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
2024.07.09 19 -
靜海區(qū)車輛對固定物體的交通肇事如何進行起訴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
2024.07.07 13 -
靜安區(qū)超車交通肇事應該如何處理
1、交通部門現(xiàn)場勘查。交警部門對現(xiàn)場勘查記錄經(jīng)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xiàn)場圖上簽名。為檢驗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相關證件。 2、交通部門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交警部門經(jīng)過調查后,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
2024.05.20 16
-
靜安區(qū)窄道交通事故的訴訟程序如何進行?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由法院進行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后,法院將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當事人交納訴訟費后,法院將予以立案。若不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當事人對裁定
2024-12-10 15,340 -
靜安區(qū)車輛間的車禍事故如何進行訴訟
一、起訴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
2024-09-14 15,340 -
靜海區(qū)如何通過訴訟解決會車交通肇事問題
一、起訴 1. 將訴狀提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并進行立案審查。 2. 如果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將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一旦交費成功,法院將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2024-12-13 15,340 -
交通肇事車輛訴訟保全如何進行
1、交警做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后是應該把車輛交還,因為扣押車輛是為了查明事故原因,現(xiàn)在事故原因已經(jīng)查清,事故責任已做認定,交警不應該再扣押車輛。 2、對方只要因當事人的責任而造成損害,其就可以申請財產(chǎn)保全
2022-06-22 15,340
-
01:20
如何定義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fā)生了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義務,一般來說,只要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認定為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情節(jié)較輕,不構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機
6,955 2022.04.15 -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爭取緩刑交通肇事罪緩刑條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觀上存在過失,但過錯程度不同,犯罪嚴重程度不同。有輕罪或者輕罪的,應當適用緩刑,犯罪過重或者過重的,不應當緩刑。情節(jié)嚴重造成事故的,應當給予實際處罰,判處實刑,不宜適用緩刑。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
1,091 2022.04.17 -
01:10
犯交通肇事罪后該如何減刑犯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分子可以通過立功等方式來減刑。 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減刑是指,依法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定的減刑情節(jié)下,由負責執(zhí)行刑
533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