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目的與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認定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客觀上對財物的實際非法控制狀態(tài)和主觀上企圖通過危害行為達到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為人對財物的永久控制。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通過刑法所禁止的手段將他人所有的財物進行實際掌握和控制,使物主對物失去控制。這種非法占有決不僅僅是占為行為人自己所有,也包括行為人非法處理自己控制和占有的物,如銷贓等。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這類犯罪主觀故意的集中表現(xiàn),而搶劫、盜竊、詐騙、貪污等則是實現(xiàn)非法占有故意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如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此類犯罪的既遂大多是非法占有目的實現(xiàn),非法占有的狀態(tài)形成。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所侵犯的是刑法所保護的所有權和實際占有的狀態(tài),使物主喪失對財物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因此,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財產(chǎn)所有權關系,是犯罪的行為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它是不同于民法意義上的惡意占有的。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客觀上對財物的實際非法控制狀態(tài)和主觀上企圖通過危害行為達到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為人對財物的永久控制。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通過刑法所禁止的手段將他人所有的財物進行實際掌握和控制,使物主對物失去控制。這種非法占有決不僅僅是占為行為人自己所有,也包括行為人非法處理自己控制和占有的物,如銷贓等。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這類犯罪主觀故意的集中表現(xiàn),而搶劫、盜竊、詐騙、貪污等則是實現(xiàn)非法占有故意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如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此類犯罪的既遂大多是非法占有目的實現(xiàn),非法占有的狀態(tài)形成。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所侵犯的是刑法所保護的所有權和實際占有的狀態(tài),使物主喪失對財物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因此,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財產(chǎn)所有權關系,是犯罪的行為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它是不同于民法意義上的惡意占有的。
行為人主觀上是存在犯罪故意的,企圖通過危害行為來達到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的目的,非法取得、控制他人財物。而客觀上已經(jīng)處于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狀態(tài),并非要求該財物是在行為人的手上,而是行為人能夠支配處理即可。
-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本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所列行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或者用
2020.04.16 290 -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客觀上對財物的實際非法控制狀態(tài)和主觀上企圖通過危害行為達到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為人對財物的永久控制。
2020.07.30 352 -
合同詐騙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
合同詐騙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 (1)使用詐騙方法募集巨額資金后,攜帶被害人財物逃跑的; (2)肆意非法處置、濫用、變相占有被害人財物的; (3)大肆揮霍對方的定金、預付款,致使被害人財物無法返還的; (4)以支付中間人高額回扣、介紹費、提
2020.04.02 233
-
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
非法占有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客觀上對財物的實際非法控制狀態(tài)和主觀上企圖通過危害行為達到對財物實際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為人對財物的永久控制。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是通過刑法所禁止的手段將他人所有的
2022-11-23 15,340 -
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
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行為人非法取得、控制他人財物,一般出現(xiàn)在財產(chǎn)犯罪和部分職務犯罪當中,例如盜竊罪、搶劫罪,甚至是挪用公款罪進行非法活動等罪中。行為人主觀上是存在犯罪故意的,企圖通過危害行為來達到對財物
2022-05-22 15,340 -
非法占有目的
刑法中非法占有的目的中的“占有”與民法上的占有不是等同的概念,也不是僅指事實上的支配或控制。具體地說,非法占有(不法所有)目的,是指排除權利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并遵從財物的用法進行利用、
2022-03-16 15,340 -
如何認定搶劫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與非法占有目的分別指什么
一、非法占有目的的含義搶劫罪是侵犯財產(chǎn)犯罪,但搶劫罪往往伴隨暴力和威脅,所以在日本刑法中被稱之為強盜罪。我國《刑法》將搶劫罪歸入侵犯財產(chǎn)犯罪中。因此,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上均認為,構成搶劫罪要求被告人有非
2022-03-04 15,340
-
00:58
詐騙罪非法占有為目的6種情形詐騙罪非法占有為目的6種情形如下:1、集資后不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2、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3、攜帶集資款逃匿的;4、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
4,910 2022.05.11 -
01:28
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認定標準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指的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知道,非法狩獵罪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下面四點: 第一,在客體上,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土
1,333 2022.04.17 -
01:25
非法所得的認定與量刑非法獲得他人財產(chǎn),可能會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因此,非法所得的認定和量刑,要根據(jù)非法所吸收公眾存款的金額,人數(shù)以及所造成的損失來確定: 1、如果個人吸收公眾存款達到20萬以上,或參與人數(shù)達到30人以上,或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達到10萬元以上;以
3,212 2022.04.17
- 推薦
- 最新
-
借錢借條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022.07.25
-
如何認定信用卡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為目的啊?
2022.12.10
-
怎樣認定集資詐騙的非法占有目的是什么呢?
2022.11.03
-
詐騙罪中如何確定其非法占有目的
2022.01.06
-
敲詐勒索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如何認定為犯罪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