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欠錢不還該如何處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一般如果未成年子女欠債的,父母是有償還的義務的。 如果是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欠債不需要父母償還。
《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未成年欠錢不還的,債權人可以找到其父母承擔責任,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監(jiān)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jiān)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未成年欠錢不還的處理如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一般如果未成年子女欠債的,父母是有償還的義務的;如果是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欠債不需要父母償還。
-
未成年借錢不還如何處理
1、借貸是屬于民事法律行為,要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才有效的。向未滿18歲未成年人借款的,如果未經監(jiān)護人追認的,借款行為無效,所以追討欠款是比較難的,主要以協(xié)商的方式解決。如果未成年人年滿16周歲,以其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民事行為能力,可
2021.04.12 1,144 -
未成年欠錢不還如何解決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一般如果未成年子女欠債的,父母是有償還的義務的。 如果是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欠債不需要父母償還。
2021.02.16 195 -
欠錢不還應該如何處理
欠錢不還的處理辦法如下: (1)當事人可以和和債務人協(xié)商進行處理; (2)如果協(xié)商不成,可以申請仲裁; (3)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欠錢不還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
2023.02.07 121
-
還未成年時該如何處理
首先,從法律角度講,父母沒有打孩子的權力哦,這和傳統(tǒng)的中國式教育方法可不同哦:)毆打未成年人,一定是違法行為,無論從刑法,治安管理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角度講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父母對于孩子的毆打達到了一
2023-06-21 15,340 -
未成年欠錢不還如何解決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一般如果未成年子女欠債的,父母是有償還的義務的。 如果是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欠債不需要父母償還。
2023-01-20 15,340 -
欠錢不還該如何處理?
1、寫好起訴書; 2、攜帶證據和起訴書到法院立案并交訴訟費; 3、法院審查確定受理后就會開庭審理; 4、法院判決; 5、執(zhí)行判決。 6、民事案件審理時間:簡易程序3個月內審結。普通程序6個月內審結。
2022-10-14 15,340 -
還未成年,應該如何樣處理
首先,從法律角度講,父母沒有打孩子的權力哦,這和傳統(tǒng)的中國式教育方法可不同哦:)毆打未成年人,一定是違法行為,無論從刑法,治安管理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角度講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父母對于孩子的毆打達到了一
2023-06-20 15,340
-
01:11
對方欠錢不還如何處理對欠錢不還的人可以先進行協(xié)商。在合同到期欠錢不給的情況下,通常都是會先進行協(xié)商,若是和對方協(xié)商沒有達成一致,那么最好是向法院起訴該欠款的一方。之前有很多的施工方都會碰到欠錢到期不還的情況,而且一場官司也是不一定可以讓此款項到賬。現(xiàn)在通過國家
797 2022.04.17 -
01:10
欠錢不還如何解決合法要回欠款的方式:協(xié)商和解法,債權人可以和債務人進行充分的協(xié)商溝通,簽訂新的還款協(xié)議。訴訟法,即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來要回欠款,債權人可以選擇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方式討回欠款,向法院起訴的流程如下:首先,寫好起訴書,起訴書應載明債
664 2022.06.22 -
00:50
欠錢不還如何追債欠錢不還屬于民事糾紛,債權人可以帶著借條,向債務人居住地的管轄區(qū)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債權人也可以搜集好相關的證據,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依法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債務人有其他財產的,債權人可以在起訴前或者起訴后,向人民法院申
1,35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