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車醉駕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酒駕撞死人屬于過失犯罪,一般是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綜上可知,如果行為人是酒駕后撞死人的話,那么一般情況下還要結合其在該次事故當中的責任,才能最終確定具體的量刑幅度。通常情況下,如果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話,那么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要是情節(jié)惡劣的話,將會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醉駕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一、不構成刑事犯罪的,需要承擔的行政責任: 1.酒后駕駛,暫扣6個月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后駕駛的,處10日以下拘留,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駕駛證。 2.酒后駕駛營運車輛
2020.11.08 248 -
酒后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
2020.11.30 235 -
-
醉酒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處所謂“發(fā)生重大事故”;根據(jù)《解釋》第2條第1款規(guī)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
2022-04-22 15,340 -
醉酒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處所謂“發(fā)生重大事故”;根據(jù)《解釋》第2條第1款規(guī)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
2022-04-22 15,340 -
醉酒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
2022-03-28 15,340 -
酒后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處所謂“發(fā)生重大事故”;根據(jù)《解釋》第2條第1款規(guī)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
2022-04-18 15,340
-
01:04
酒駕撞人致死逃逸怎么判刑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酒駕撞死人本身已經觸犯了交通肇事罪,若酒駕撞死人后逃逸則更加嚴重,一般情況下,在酒駕致人死亡后逃逸,會在三年至七年之間判處有期徒刑,但是也有例外情況,如果是因為逃逸才致人死亡的,則需要判處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司法實踐
1,096 2022.04.17 -
00:58
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駕車過程中過失撞死人并逃逸的,行為人就構成了刑法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依法應當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交通肇事罪的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在道路上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此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使一人死亡,并且對事故
1,535 2022.04.17 -
01:02
酒駕撞死人逃逸怎么量刑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酒駕撞死人本身已經觸犯了交通肇事罪,若酒駕撞死人后逃逸則更加嚴重,一般情況下,在酒駕致人死亡后逃逸,會在三年至七年之間判處有期徒刑,但是也有例外情況,如果是因為逃逸才致人死亡的,則需要判處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司法實踐
1,8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