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訴訟法回避規(guī)定是什么
回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應當注意的
2020.10.31 247 -
民事訴訟回避有哪些情形
民事訴訟回避有如下六種情形: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 4、是本案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5、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持有本案非上市
2022.04.25 864 -
一審民事案件訴訟什么情況下可以申請回避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
2020.08.17 204
-
民事訴訟中回避誰決定
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是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
2022-07-16 15,340 -
民事訴訟回避由誰決定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至四十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2022-07-18 15,340 -
民事訴訟回避的法定情形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45條的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回避:第一,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第二,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坷
2022-01-31 15,340 -
什么情況下民事訴訟人員需要回避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
2021-09-30 15,340
-
00:57
如何民事訴訟追回欠款民事訴訟追回欠款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1,對于事實清楚,數(shù)額不大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直接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2,明確法院的訴訟管轄權,民間借貸原告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原告所在地法院是屬
2,408 2022.04.15 -
01:08
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個步驟:1、起訴方需要撰寫民事起訴狀,根據(jù)被告的人數(shù)提供起訴狀的副本;2、起訴狀準備好后,起訴方需要到管轄區(qū)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會審核收到的資料和證件,符合條件的,會發(fā)放立案通知書。起訴方需要到立案庭預交
8,693 2022.04.17 -
00:57
民事訴訟撤訴怎么撤民事訴訟撤訴流程如下:1、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2、按撤訴處理,即原告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不愿意繼續(xù)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依法決定注銷
3,37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