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別人短信罵我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所謂誹謗,必須是公開的對外界散布有損你聲譽的言論,以至于對你的名譽造成影響才能成立,而且嚴重的將構成犯罪即誹謗罪。如果僅僅是打電話威脅你本人,沒有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這就不是誹謗而是騷擾。你可以對方對你進行騷擾和威脅,違反治安處罰法報警。如果涉嫌被誹謗,可以到附近派出所報案。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根據(jù)刑法第246條的規(guī)定,行為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應當立案。誹謗罪是情節(jié)犯,行為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才構成誹謗罪,予以立案追究。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判斷。 如果是接到多條辱罵短信的話,可以向派出所報警處理。 我國法律規(guī)定,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建議你先把證據(jù)保留好,之后第一時間先報警,讓警察進行處理。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短信威脅辱罵已經(jīng)構成了犯罪,根據(jù)具體案情可以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刑事、行政或民事法律責任。
-
收到辱罵短信去哪報案
發(fā)短信辱罵和侮辱他人是一種侵權的行為。情節(jié)比較輕微的,受害人可以向當?shù)氐墓矙C關進行報案,請求治安處罰或者向當?shù)氐姆ㄔ禾崞鹈袷略V訟,消除對自身造成的影響,要求對方賠禮道歉,賠償自身受到的損失。如果情節(jié)比較嚴重,已經(jīng)涉嫌犯罪的,可以向當?shù)氐姆?/p>
2022.04.16 3,246 -
別人辱罵你用短信怎么處理
收到別人的污蔑短信,當事人可以選擇與對方自行協(xié)商解決,或者由第三方調(diào)解(例如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或者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當事人可以請求對方當事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如果對方當事人的污蔑行為已經(jīng)造成了實際損害,可以要求對方當事人對實際造成的
2021.02.12 1,061 -
收到法院短信怎么辦
看是否已經(jīng)提交當?shù)厮痉C關看法院是否會通知。因為法院受理案件后,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立案,不符合條件的七日內(nèi)裁定不予受理。
2020.10.10 723
-
收到別人短信辱罵我該怎么辦
所謂誹謗,必須是公開的對外界散布有損你聲譽的言論,以至于對你的名譽造成影響才能成立,而且嚴重的將構成犯罪即誹謗罪。如果僅僅是打電話威脅你本人,沒有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這就不是誹謗而是騷擾。你可以對方對
2022-04-29 15,340 -
收到別人辱罵我的短信, 怎么辦
所謂誹謗,必須是公開的對外界散布有損你聲譽的言論,以至于對你的名譽造成影響才能成立,而且嚴重的將構成犯罪即誹謗罪。如果僅僅是打電話威脅你本人,沒有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這就不是誹謗而是騷擾。你可以對方對
2022-04-20 15,340 -
收到別人辱罵我的短信怎么辦
所謂誹謗,必須是公開的對外界散布有損你聲譽的言論,以至于對你的名譽造成影響才能成立,而且嚴重的將構成犯罪即誹謗罪。如果僅僅是打電話威脅你本人,沒有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這就不是誹謗而是騷擾。你可以對方對
2022-04-29 15,340 -
給別人發(fā)短信辱罵我, 怎么辦? ? ? ?
所謂誹謗,必須是公開的對外界散布有損你聲譽的言論,以至于對你的名譽造成影響才能成立,而且嚴重的將構成犯罪即誹謗罪。如果僅僅是打電話威脅你本人,沒有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這就不是誹謗而是騷擾。你可以對方對
2022-04-28 15,340
-
01:29
欠款收到立案通知短信怎么辦欠款收到立案通知短信,就意味著已經(jīng)被起訴。這時候,應當立即準備積極應訴。 欠款收到立案通知短信的,書記員在之后會通知原被告開庭的時間,在開庭前三天會向原被告寄發(fā)開庭傳票,原被告需要按照傳票上通知的時間到庭參加訴訟。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
8,008 2022.04.15 -
01:11
別人告我專利侵權怎么辦別人控告專利侵權處理辦法如下:立即聘請專利律師或專利代理人閱讀原告的專利文件,了解案情;配合專利代理人收集資料,準備文件,在15日答辯期內(nèi)向專利局提交專利無效宣告請求書;一方面提供專利無效證據(jù),請求法院依法中止訴訟;另一方面,對原申訴中的請
1,282 2022.04.18 -
01:14
別人借錢不還我應該怎么辦別人借錢不還,可以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提起訴訟。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借款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其中,債務人應當在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內(nèi),返還借款。若債務人未按照約定返還
622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