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犯罪嫌疑人超期羈押犯什么罪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有關部門對犯罪嫌疑人超期羈押犯并沒有犯什么罪,沒有觸犯刑法,只是在程序上存在些許的錯誤,所以需要進行糾正,如果自己的權益遭受侵害,可以依靠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超期羈押是指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的羈押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羈押時限的一種違法行為。超期羈押不僅嚴重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而且違背法制理念,褻讀法律尊嚴,嚴重損害了公安司法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保障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超期羈押現(xiàn)象予以堅決的糾正和根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羈押期限根據(jù)情況羈押時間長短不同: 1、一般情況下對被告人在偵査中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可以經上一級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2、特殊案件的逮捕期限 在期限屆滿時不能偵查終結的案件,經省級人民檢察院批準或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此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級人民檢察院批準或決定,還可再延長二個月。如: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qū)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3、特別重大復雜案件的逮捕期限 因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延期審查。 人民檢察院審査起訴階段被告人羈押期限為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需要補充偵査的,補充偵査不得超過一個月。人民法院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在法定期限內不能辦結的,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一個月。
我國法律沒有直接規(guī)定看守所異地臨時羈押期限,但對每個階段及情況作了具體規(guī)定,一般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羈押時間不超過8個月零7天。
-
公安機關超期羈押犯罪嫌疑人怎么辦
當公安機關超期羈押犯罪嫌疑人的時候,作為當事人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律師可以向公安機關的上級有關部門申請強制更改措施。
2020.02.28 207 -
-
-
犯罪嫌疑人超期羈押怎么辦?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
2021-06-09 15,340 -
犯罪嫌疑人已被羈押,超期羈押怎么辦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
2021-06-09 15,340 -
犯罪嫌疑人超期羈押后怎么辦?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
2021-06-09 15,340 -
犯罪嫌疑人被超期羈押怎么辦?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
2021-06-09 15,340
-
01:46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拘留、逮捕后,自案件立案偵查、審查起訴直到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及其近親屬都可以委托律師為犯罪嫌疑人進行辯護。律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近親屬委托后,辯護律師即可持三證前往看守所要求會見犯罪嫌疑人。三證是指律師執(zhí)業(yè)證、律師事務
1,601 2022.04.17 -
01:13
打人犯什么罪打人構成故意傷害罪。根據(jù)侵害人打人手段、目的、受害人的受傷情況等來判定,一般而言,打人致使人輕微受傷,不構成犯罪,侵害人需承擔拘留和罰款的責任,造成受害人輕傷以上的,即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打人致使人重傷,根據(jù)刑法中故意傷害罪來判
7,006 2022.04.15 -
00:55
替人頂罪構成什么犯罪替人頂罪構成包庇罪。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明知是犯罪的人,為幫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頂替犯罪的人欺騙司法機關的,構成包庇罪。這里的“明知”,應當根據(jù)案件的客觀事實,結合行為人的認知能力,接觸被窩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況,以及行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77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