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失火罪構成要件是:本罪對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現為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危害不特定大多數人生命健康、危害重大公私財產安全;本罪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均可成為本罪主體;本罪主觀上表現為過失。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失火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在侵犯的具體對象上,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公私財物。失火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具有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后果的失火行為。即行為人首先必須在客觀上具有失火行為,如果火災不是因行為人的過失而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構成失火罪;其次,這種失火行為必須是造成嚴重后果的,即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才構成失火罪。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失火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或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tài)度。至于行為人對引起火災的行為本身,則可能是明知故犯,如在嚴禁煙火的易燃易爆場所吸煙等。另外,失火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
2022.04.13 427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有什么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有: 1、對象要求:對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現為兩種情況: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危害不特定大多數人生命健康、危害重大公私財產安全; 2、客觀要求: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 3、主要要求:主體為一
2022.04.14 201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
失火罪是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而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其構成要件是: 1.客體要件:本罪對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現為,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兩種情況。 2.客觀要件:本
2020.02.17 209
-
失火罪構成構成要件是什么?
火災罪需要以下犯罪構成要件: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2、客觀要件本罪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引發(fā)火災,造成嚴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主體要件本罪主
2021-12-01 15,340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及構成要件是什么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從實踐來看,本罪對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現為,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財產
2021-06-24 15,340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失火罪構成滿足以下要素: 1、主要要素: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2、主觀要素:主觀上必須是過失; 3、客觀要素:客觀表現為行為人造成火災,造成嚴重后果; 4、客體要素:客體為公共安全。
2021-12-30 15,340 -
失火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火災罪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 一、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2、主觀方面一般是過失; 3、侵權對象是大多數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4、客觀上是行為人造成火災和嚴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
2021-12-30 15,340
-
01:34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構成要件是什么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引起中毒,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構成本罪,必須實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390 2022.04.17 -
01:11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綁架罪的構成要件分為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首先,綁架罪的客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生命權、人身自由權。其次,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第
2,334 2022.04.17 -
00:59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詐騙罪,一般指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金額較大的公私有財物的行為。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 1、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詐騙罪。 2、主觀要件,本
13,186 2022.04.15